我心向党 | 太原特派办:托起幸福“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来源:审计署太原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在“关键小事”专题调研活动中,审计署太原特派办“青学励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聚焦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全面梳理政策制度,搜集数据分析研判,形成《让“银发”更好实现从“养老”到“享老”——关于S省基本养老服务工作现状调查》调研报告,该报告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三等奖、审计署一等奖。

回忆起选题阶段,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说:“当时考虑选题内容要有热度,调研内容要贴合民生热点、接地气,要选取党中央关注、群众关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要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反映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过集体研究、反复讨论,结合当前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围绕老年人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趋势下如何享有高质量养老服务这一主题开展调研。

为确保调研工作顺利开展,理论学习小组提前谋划研究,制定调研提纲和访谈计划,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鲜活实际情况。他们坚持“面对面”交流,分别联系省、市、县三级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座谈,深入农村敬老院、养老公寓、颐养中心、社区食堂等各类养老助老机构,实地走访掌握实情,主动听取主管部门、社区管理员、照护人员、老年人等介绍情况,力求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

在调研过程中,大家始终充满感情,带着责任开展调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推动办好办实养老服务这一关系民生幸福“头等大事”作为调研的主要目标。

走进某市养老公寓,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每个房间都经过适老化设计,紧急呼叫系统、电视、空调、沙发、多功能护理床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最大程度保障入住老人的安全。公寓还设有护士站、老年人棋牌室、休闲活动区等区域,定期组织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三五老友聚在一起,聊天品茶、打牌下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在某村日间照料中心的李大爷说:“每天一到中午就惦记着来这吃饭,离家近、饭菜家常可口,而且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解决留守老人家常便饭的问题,真是办了件大好事儿,邻里街坊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心情也好……”历历在目的场景、老年人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流露,让理论学习小组的成员们至今都温润心田。

随着调研的深入,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渴望与期待,也看到了当前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对现状的直观反映,更是推动改进与完善的有利契机,而调研的最终目的正是将这些发现的问题、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为此,理论学习小组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推动力。他们积极宣传养老服务政策精神,解答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例如,在调研某养老服务机构时,了解到老年人“一餐热饭”等具体服务需求,建议有的村可鼓励热心村民开展公益互助型养老服务,设立助餐服务点,由网格员将养老服务机构做好的餐食送至老人家中,或者开展智能化预约方式,为辖区内老年人进行送配餐服务。此外,他们还及时将了解到的情况与主管部门沟通反馈、探讨交流,助力主管部门在研究出台政策时,更加全面掌握社会预期和民生关切,准确评估政策实施效能,促进政策出台实施后达到预期效果。推动省民政部门组织改建10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100名养老院院长进行职业素养培训,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增强受益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这次调研,我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博大情怀。通过与老年人的促膝长谈、与基层从业者的热烈讨论,我真正了解到老年人生活中的真实需求、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为如何破解难题提供有效的思路方法与意见建议,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理论学习小组一成员坚定地说。

文字:张倩 王希希

责任编辑:赵方 何晓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