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新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2日】
【来源: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之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清楚地认识这些新特征,有助把握审计站位,聚焦审计重点,促进资源环境审计更好发展。

一、更加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地位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一直是对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延伸、拓展和超越的过程,今天的资源环境审计越来越注重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的执行落实情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当前资源环境审计指明了工作方向。

一是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聚焦国之大者,把握好审计工作重点。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到资源环境审计上,就是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并且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提升资源环境审计的政治高度和格局。二是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审计工作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不要经济发展,而是要在谋划经济发展时,充分考虑地区主体功能定位、自然资源资产禀赋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传统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克服强调某一方面重要而忽视全局的倾向。三是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解决好“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把握好审计监督尺度。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很多都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具有长期性、广泛性。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提高我们客观辩证分析问题和实事求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充分考虑历史、现实情况和地域特点,防止在处理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时出现“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维护审计监督的公信力。

二、更加突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平台作用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领导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是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9月两办印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标志着一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的意识,重点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被审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关切的落实情况。二是牵牢“牛鼻子”,紧扣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关注领导干部直接决策审批的重大问题,关注领导干部对区域内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决策处理情况,从而客观、准确的进行总体评价。三是“精准画像”,凸显被审计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点。聚焦自然资源多了还是少了、生态环境好了还是坏了、地域特点难点痛点在哪等方面查找问题,及时反映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新情况及风险隐患。

三、更加突出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风险的揭示反映

一是加大对重大资源毁损问题的揭示力度。违法占用耕地、侵占林地资源、违规越界或超量开采矿产资源等重大资源毁损问题,具有广泛性或时滞性。若是不予以制止,长此以往,会带来严重后果。如,农民建房、重大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会影响到耕地保有量,进而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家对这类点多面广的资源毁损问题十分重视,近几年卫片执法越来越严,在资源环境审计中也成为重点反映内容。

二是加大对重大生态破坏问题的反映高度。水土流失、荒漠化、地质灾害、森林草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重大生态破坏问题,危害广、损失大,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如,红树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生态系统,破坏一片红树林与破坏一片普通林地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影响的是整个区域海洋浅滩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对这类风险性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也成为资源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对遏制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此外,对于挖田造湖造景等打着保护生态的名义破坏生态的问题,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

三是加大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深度。饮用水源地污染、污水直排、垃圾填埋场渗漏、危废随意处置等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跨流域、跨区域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重点关注对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针对两条母亲河上中下游不同区域环境污染风险提出了不同的防控要求,是未来资源环境审计需关注的重点。

四、更加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实践应用

资源环境审计点多面广、专业性强,可以“审天审地审空气”,这使得我们可以发挥主动性,充分探索创新,但同时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挑战,在审计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审计效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国各地审计机关对地理信息技术都越来越重视,很多地方都制定了相关计划或措施加强应用。二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果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涉及到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资源的审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必不可少,成果在报告中体现的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三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也越来越多。对于如何高效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各地采取了各种方式,有的与遥感院、测绘院签订战略协议购买服务,有的依托数据中心搭建平台培养专业团队,有的开发了专门的审计系统,甚至是审计APP。总的来说,都是在努力构建统一集中的数据分析平台,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邢修正)

注:此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种震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