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来源:湖北省松滋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小时候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必是要贴年画的。

年画虽以角分计,但在当时应算得上是奢侈品了。那时物资非常匮乏,家里把所有的钱都用在衣食住行上,购年画的钱往往是由兄弟们拾荒积攒而得的。

大致腊月廿四前后,家里必搞一场空前的大扫除,农村惯称“打堂尘”,将家里被子蚊帐冬衣等被服一应洗尽,用石灰水将门墙(大都是土墙)、堂屋的四壁粉刷光亮,然后就到供销社去购年画。

年画的种类很多,以人物画居多。除了领袖、元帅的画像外,最抢手的算是《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沙家浜》里的阿庆嫂、《龙江颂》的江水英及《红色娘子军》等。

购什么样的年画,在兄弟各人的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但到了供销社,总因钱不足,购不得各自心仪的画,不能各满心意,兄弟们必得反复商量后做一些取舍,购到了中意的,爱不释手,购不了中意的,总在橱窗前徘徊观望许久才肯离开。

到除夕,收藏好的年画出笼。兄弟们分工负责,有的负责准备米浆、图钉,有的找索线、铅笔在墙上画线定位,有的给年画排序(这个工作一般是老大才能做的,个中的原因想必都清楚得很)。年画上墙时兄弟们个个屏神静气,生怕张贴歪了或是画面上沾上异物,倘若图钉钉上了再拨出留下一个空洞,所有人脸色都极为沉重,记得有次一张年画上墙时不慎掉落下来,当事者立马被炒,几个时辰都不受人理会。贴画原本要不了几刻时间就可完工,但往往是用上半天的时间,因大家总是磨洋工,一边贴一边反复欣赏的缘故。期间总能听到大人催促或者做他事的使唤。直至年饭上桌,贴画才算收工。而最后还有一项工作总是父亲不声响的去做了:那必是在堂屋上墙的空位上,把孩子们学堂得到的奖状一一贴上。也不知哪些奖状他是什么时候收起、又从哪儿找出来的。

如今,家中早没了年画的位置。虽然也能见着价值不菲的墨宝挂在墙上,可是并不曾让我稍有感念,而昔日的那些年画啊,总在脑海里时时出现,闪着熠熠的光彩。(周长芹)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