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过年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来源:陕西省岐山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总会想起儿时的过年,简单、质朴、快乐,年味特浓。在商品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每一次过年都是那么令人期盼,也令人难忘。一有闲暇我就在记忆的长河里寻觅那种快乐的踪迹。

儿时的过年,就像农家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气象万千。那时的农村是生产队管理,队里所有人都在家劳动,几乎没有几个人外出打工或搞经营,村里的人除了收种作物劳动,闲着就在村子里,因而村子里人很多,尤其是过年,特别热闹。父母们早在腊月就开始扫舍、储备蔬菜、购买过节的东西。每年腊月每家每户蒸馍可算是重要的事情了,一连要蒸好几天,菜包子、肉包子、油面包子、小白馍、金裹银馍等等,蒸出来的馍形状各异,种类较多。纯粹的白面馍不多,大多都是黑白面的混合面馍,在竹篾编制的笸篮里装得满满的。大人们在家蒸馍时,孩子们到村子外面玩耍、看景色,看到冬季最美的景象就是各家各户蒸馍时烟囱袅袅升腾的炊烟,烟雾缭绕,如同神话里的世界一般。

儿时的过年,是将母亲们的愁绪织成孩子们的渴望。吃穿是母亲们最愁的事情,尤其一大家人的穿衣总是接济不上。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多子多福的思维上,一般家庭孩子多,家口大,住房十分紧张,一大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家里人多,春夏秋冬的穿衣自然成了棘手的难题,全靠生产队种植棉花解决急需。生产队种植的棉花产量低,除了上交给国家一部分,剩下的就按每家人口分到农户。棉花到做成衣服还要经过几个环节:摘棉花、晒棉花、弹棉花、纺线、织布、再到染坊着色,最后才能裁剪做衣服。平时一家人的穿衣在大人和孩子之间调剂着穿。过年的时候,母亲们不停地纺线织布,将自己的忧愁织成孩子们的新衣裳,让孩子们对过年有个盼头,母亲们的心思可想而知了。

儿时的过年,成了集体娱乐的天堂。凡是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此记忆尤深。那是真正的过年,贫困并没有阻止人们追求快乐,而给快乐印上了普天同乐的标签,永远飘扬在我美好的记忆中。那时的娱乐项目都很简单,但娱乐的效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沒有报酬补助,可参与的人很多,气氛空前的好。就说打扑克,很多人聚集在小队牲口饲养室,或在生产队会议室,把土炕烧得很热,挤在一块彻夜活动,或者赢火柴棒,或者谁输了把帽子戴偏,玩的无拘无束,快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正月看电影看戏是过年文化的主角,只要哪个小队大队放电影或演戏,总会有人组织大伙带上小凳子一块去观看。最让人难忘的活动当属荡秋千了,一些生产队在村子街道两边栽上秋千杆,秋千杆很高,周围聚集着很多男女老少观看,其中好多人争着荡秋千。有单人荡,也有双人荡,也有男女混合荡,胆大的、技术好的人荡的很高,下面的人给助威呐喊。还有打锣鼓、拔河、打篮球等项目,可谓热闹非凡。

儿时的过年,是在故事书中放飞着孩子们无尽的梦想。盼过年,过年就有压岁钱。这是对孩子们希望过年的真实揭示。每逢过年,父母会在大年三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初二以后走亲戚、待亲戚,也有经济情况稍好的亲戚给点压岁钱。压岁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尽管大多数孩子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微不足道,但也很满足了。用压岁钱买一些故事书或连画画书籍,成为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渴望学习知识的强烈欲望。那些书籍催发了孩子们很多烂漫的幻想。记忆最深的连环画书籍,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古代名著,孩子们百看不厌,也被书中那些人物紧紧地吸引住了,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吞云吐雾、飞檐走壁,或者成为力大无比、十八般武艺都会的武侠,除暴安良,抱打不平,为弱势老百姓伸张正义。也有很多故事书籍,如《将一生献给党》、《雷锋的故事》、《邱少云的故事》等,书中英雄人物的事迹太感人了,孩子们打心眼里十分钦佩那些大英雄,也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切。

几十年过去了,我总是在审计工作之余怀想那些甜蜜、快乐、充实的日子。(李官录)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