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求真才有光明的未来(06-12-4)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与文艺家谈心时,阐述了“真”的两层含义: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据此,得出结论: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他希望,在文艺界要提倡讲真话,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鼓励人们去追求真理。
 
    将追求真理积极性的高低,上升到中国能否有光明未来的理性高度,是温总理出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了解和现实的深层忧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出的强烈心声和呼唤。笔者看来,这虽然是温总理在与文艺家谈心,对文艺家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但对我们审计人员来说,也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发挥全体审计人员追求真理的积极性,对发展审计事业,开创审计工作的光明未来,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本身就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合法、效益监督的前提条件,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使命的要求。过去,我们常讲,审计要“打假治乱”,要当好政府和民众的眼睛,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审计工作必须把一个个真实的财务数据从真伪混杂、虚实交织的数据迷团中廓清出来,把一个个领导干部的政绩、一项项政府工程钢筋混凝土里的“水份”挤干净,把一个个国有企业的真实家底摸清楚,把一项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基金真实状况弄明白,等等。也就是要向党委、政府和群众交上一本本明白账、真实账,反映实情、真情。同时,要对错纵复杂的财经现象、问题和矛盾,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以分析研究,认识规律,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当好决策谋士。
 
    近几年来,审计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审计连续不断地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真实情况和问题,用要言不烦,直击要害形容,也不为过。这些情况和问题,是基于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心,拳拳爱心,深沉耐心,而反映出来的。所以,审计“风暴”刮个不停,人们对审计尊崇、肯定、赞许更盛。
 
    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政府“双廉论”、转移支付“水渠论”,预算安排“跑部钱进”论,以及针对审计“人、法、技”建设而提出来的“不懂计算机审计将失去审计资格”,“监督别人更要监督自己”,等等,都令人难忘,耳熟能详。这些提炼自大量审计实践的言论,可谓一语中的,无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因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审计事业的跨越。
 
    “古今中外的历史充分证明,经济的大繁荣往往会带来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在温总理的倡导下,一个“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掀起。欣逢盛世,时不待我。我们每一个审计工作者都应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敢于讲真话,坚持不懈讲真话,敢于鼓与呼;都应善于讲真话,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飞跃,化专业语言的艰涩为深入浅出的通俗,用艺术的真话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助力;都应争做会计、计算机、管理、系统、法律等学科兼收并蓄的复合型人才,磨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眼光和深邃思维;都应为自由、民主的学术和研究氛围的营造添砖加瓦,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学者型审计人才。如是,审计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审计局  李德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