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矩”真正成“方圆”(07-10-25)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了“规矩”就一定能成“方圆”呢?我看并不见得。审计中揭露和反映出了这么多违犯财经纪律的问题,难道这些单位、这些人不知道“规矩”吗?否!显然有明知故犯的有“规矩”而违犯“规矩”的不规矩。
 
    谁都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为建立法治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比较硬的“规矩”;为严肃法纪,各种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可谓“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比较严的“规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单位、有些人并没有因为“规矩”多而自然成“方圆”多,而是违犯“规矩”的现象和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由此可见,“规矩”是有了,但还远远没有成“方圆”。
 
    为何有了“规矩”而难成或不成“方圆”呢?我看并不是因为执行“规矩”的难度大而难“画方圆”,也并不是因为“规矩”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实际难成“方圆”,而是因为有些单位,有些人思想上、行动上不重视或没有“规矩”的规矩。把“规矩”当儿戏、把“规矩”当“装饰品”;视“规矩”为“伴脚石”、视“规矩”为“紧箍咒”;有“规矩”不去认真贯彻、有“规矩”不去自觉遵守。如此这般,虽然有了“规矩”,你说能成“方圆”吗?
 
    当然,有了“规矩”未必能成“方圆”,并不是就此否定“规矩”的作用,并不是说以后就可以少些或不要“规矩”了。这里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规矩”的规矩,狠抓“规矩”的落实,狠抓“方圆”的实施。可以说,“规矩”只是成“方圆”的基础和前提。用“规矩”去“画圆”靠的是人。要使“规矩”成“方圆”首先要使人“规矩”起来。事实上,人不“规矩”,再多、再好的“规矩”也等于无“规矩”。应当看到,在“规矩”面前有不少人确实不懂“规矩”,很显然让这些人去“画圆”难“画圆”;还有不少人虽然懂“规矩”,但不遵守“规矩”,不想用“规矩”来“规矩”,显然不会用“规矩”去“画圆”。这是造成有了“规矩”难成“方圆”的问题所在。因此,让不懂“规矩”的懂“规矩”,让懂“规矩”的遵守“规矩”,让不自觉遵守“规矩”的自觉遵守“规矩”,这是解决有“规矩”而不规矩问题的根本的根本。所以,开展经常性地“规矩”宣传教育,把“规矩”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使“规矩”深入人心,使“规矩”变成每个人思想上、行动上的“规矩”,这是有了“规矩”成“方圆”的关键。
 
    其实,遵守“规矩”首要的是靠自觉,但仅仅靠自觉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不要“规矩”,不自觉遵守“规矩”,甚至“土制”“规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意“画圆”的单位或个人,“规矩”部门要充分体现执行“规矩”的严肃性、强制性、法律性,拿出“规矩”的规矩,做到执“规”必严,违“规”必究,犯“规”必纠,“规矩”面前人人平等,毫不留情,决不手软,迫使其执行“规矩”、遵守“规矩”,按“规矩”去“画圆”。曾记否,几年前的第一次“审计清单”中不少违规大案被曝光,有人认为这无非是说说而已的“光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可是,随后的一年中,人们欣喜的看到“审计风暴”掀掉了600顶“乌纱帽”,其中触犯了国家刑律的被移交司法机关。之后的每年的“审计清单”中“榜上有名”的敢碰“高压电”,敢触“高压线”的违纪违法者或被绳之以法,或被“拉下马”。这充分体现了“执规”部门对“规矩”的严肃性,也充分体现了“执规”部门对“规矩”成“方圆”的坚强决心。
 
    事实上,有了“规矩”必须遵守、执行“规矩”,惟有这样,各种法律、法规的“规矩”才能真正地“规矩”起来,才能真正地使“规矩”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地用“规矩”去“画”成一个一个“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共同努力,强化法治意识,增强“规矩”观念,使有“规矩”真正成“方圆”!(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审计局   沈国平  朱建中)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