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散记
作者: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 李枚娜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我固执的观念里,一直把云南看成一朵神秘危险的罂粟花——热烈、妖艳,美丽得有点夸张。曾记得一位西方旅者说过:香格里拉就在中国的滇西北。我曾一度的不以为然,因为我当时狭隘地觉得,在那片并不丰饶的边陲之地上,又怎么能孕育出令世人魂牵梦绕的桃源世外?后来当我终于踏上滇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我知道:我错了。

    当我徜徉在丽江的古城里,踩着脚下四方石的圆润冰凉,听着纳西古乐的古朴深厚,看着纳西老人的恬静悠然——呼吸和心跳都不觉慢了下来,时间不再是那样张牙舞爪的匆匆来去,空间也不再是那样冷若冰霜的遥不可及。置身于其间,恍如隔世,于不经意中回到了若干个世纪前的某一个宁静的下午——晌午的阳光照得人有一些倦意,水声潺潺,一切如初,恍然间似乎悟到了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曼妙感受。直到忽然瞥见鳞次栉比的咖啡屋和温馨浪漫的烛光,异国的情调与古城的古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东西方的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古老与现代的时空在此相互贯通,演绎着令世人叹服的美妙。

    华灯初上,小桥上挂起了红通的灯笼,映照着潺潺流水,和着美丽卓玛唱起的缠绵情歌,汩汩绕满整个古城。这一刻,夜色、华灯、流水装点得似乎有些浓烈,让你一时拙于体味,只有一口咽下,留着慢慢的品尝。也难怪那么多游人来了古城就不愿离去,准备用整个余生来细细品味,来消化这一刻堆积起来的美好。他们在这里,在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得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皈依。

    往西再往西,便是女儿国--泸沽湖。有人说,“来了丽江不去泸沽湖,就枉来此地”。泸沽湖除了有让世人叹为观止的瑶池圣水,更有风情万千神秘莫测的“走婚”风俗。生栖在此的摩梭人是个极度追求自由的民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她们对婚姻的诠释上。在这个维系至今的母系社会里奉行着“男不娶,女不嫁”的婚俗。男女婚姻关系完全建立在纯粹的情感之上,不为世俗的财产、名利所羁绊。她们似乎在用古老的风俗演绎着让世间痴男怨女所追逐的罗曼蒂克。带着好奇,我们几个旅伴憧憬着上路了。经过一路颠簸,满面风尘地来到这里已是黄昏午时分。在湖畔的一家摩梭人家中就餐,领略了饭菜的香美可口之后,不觉已是华灯初上。而泸沽湖的风情也就是在这时得以彰显。篝火点燃,围席而坐,苏俚玛酒醉到了心里,酥油茶浓在了舌间,伴者欢快的舞曲,身着民族盛装的摩梭姑娘和小伙带着我们和乐而舞。尽管舞步忙乱得有些疯狂,一时间,灵魂和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释然。原来快乐也可以来得如此简单和直率,只是我们尘封太久。

    作为旅人,徜徉千里,终有一别。我们不舍地离开了滇西,离开了香格里拉,回到了喧嚣的城市。但有人说得好,“香格里拉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我们心中”。这次滇西之行,让我与心中的香格里拉有了一次心灵的邂逅。(作者: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  李枚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