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作文——读季羡林《病榻杂记》有感
李梅竹(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每次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都会有新的感觉,对季老的认识就会更丰富和深刻一些。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季老的散文集被放在书店的显眼位置,于是常会驻足翻看,觉得文风质朴,字字句句都是用情用心写成。最近,我又读了他于95岁高龄完成的作品《病榻杂记》,这本书让我又得到了新的启发,收获了新的东西。

    《病榻杂记》这本书是季老住院时抱病所作,单是这个写作背景本身,就值得品味。虽身体患病面临诸多不适,但季老仍默默地在病床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当疾病退却时,一本新书如同晶莹的蚕茧被呈现出来。这种收获的喜悦是怠惰者所体会不到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难忘,季老这样描述自己——“可我偏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不写点东西,不读点什么书,静夜自思,仿佛犯了什么罪。”正是由于这样的自我要求,一篇篇流露真性情的文章从笔下涓涓而生。

    季老每天4点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做研究和写文章,被称为“北大一盏灯”。在这本书中,他也多次感叹“怕时间不够用”,这种对时间的珍视确实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对于在耄耋之年仍思维活跃,季老是很自豪的。我想,这就是一种生命力,脑越用越活,每天让大脑吸纳新知,神游天下,就如同吸收最宝贵的养分,自己觉得充实舒坦,身体也因此而活力大增。这种养生之道的确值得我们去躬身体验。生命是流动向前的,任何时候,都有浪花激荡的潜力。如果自己不放松前行的脚步,生命的活力会远远大于我们的设想和预期。想到这里,不仅从心底感谢季老通过他的为人与为文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昂扬的人生观。这种影响可以归之为人文的魅力,韵味无穷。
《病榻杂记》这本书中的文章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也是季老思维活跃的直接印证。书中既有对小学和中学时光的追忆,又有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既有对病中境况的记述,又有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季老按照病榻所思,娓娓道来,感情真挚,如同面对面谈话一般,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颇多。

    读季老的文章,有一个很明显的体会就是每篇文章都有感情在流动,有作者的个性蕴含其间。我觉得可以名之曰“文因人活”。我想这是季老的文章能吸引我、打动我的重要原因。比如,书中有一篇散文《石榴花》,像这样的状物散文,季老并不只是去描摹花的灿然情态,而是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记忆中的石榴花自然地贴合在一起,回忆那些头脑中石榴花出现的场景,回忆那花下的人,回忆当时的心境。这样的写法让文中的石榴花成了独特的记忆载体,花美情更美,这种美因为有了个性而不可复制,兀自熠熠生辉。这种作文的方式与结果是我心向往之的,因为其中蕴藏着写作的本真目的和自然魅力。

    除了真挚的情感之外,独到的见解也是季老为文的显著特征。书中很多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见解都是独到之思,比如,谈到对生命、死亡的态度,季老说没必要刻意提醒自己的年龄,当下做该做的事,自然向前延伸就好,哪天该停下了,就坦然地“笑着走”。他说自己最推崇的是陶渊明的一首诗,并作为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因为参透了“方生方死”,所以生有兴味,死亦洒脱。这种对人生的态度我觉得真诚而有力量。谈到当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季老极力主张“天人合一”,提醒人们应当正确摆好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此外,书中还谈到道德,谈到内心和谐,指出了安顿心灵的重要和力量。这些饱含智慧和忧虑的见解是一位长者和智者的心声,值得我们在喧嚣中驻足思考。

    最后要特别提到的是季老的赤子之心。季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很多事情,但他仍然真诚地对待生活。他为燕园的荷花盛开而欣喜,为友人的离世而神伤,为社会与人心的现状而深思。我认为,正是这一路走来甘苦不移的赤子之心,让季老和他的文章显现出触动心灵的魅力,这是一种蕴含大智慧的单纯,让人从心底里感佩不已。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