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
侯天柱(江苏省赣榆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以我狭隘的认识看,所谓学习,主要就是指读书。
    我小时候家境贫穷,因为生长在农村,“新华书店”、“图书馆”之类只能寄托在梦里。所谓看书学习,也就仅限于课本上的几个字。那时候,走路遇到一张有字的纸,也要拾起来看一看。偶获一本小人书,会如饥似渴,爱不释手,连翻数遍,直至损坏为止。命蹇时乖,中学时便赶上了文革,全国停课闹革命,红卫兵放羊似地搞串联。我所在的学校,虽然没有停课,但教学秩序全被搅乱,除了老人家语录,大字报和标语口号,别的文字几乎看不到。我高中毕业后,做着大学梦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等了一年,还未恢复高考,我便积极报名参了军,从此了断了校园情结。
    在部队提干后留在机关工作,成天与人、与文字周旋。此时又想到读书,而且也有了读书的便利:一是在机关工作,八小时之外,尽由个人支配,那时还是独身,读书聊以打发时光;二是手头有了薪水,留足了饭钱之后,购书便没了后顾之忧〔穿的是军装,不用花钱〕;三是部队驻地离城市不远,只要你有钱,购书极为便利。这样,我便正儿八经读起书来。为了追回远去的梦,我还考上了部队的一所指挥学院。三年时间,青灯黄卷,悬梁刺股,拿下了大专文凭,为后来的工作、写作攒下了一笔微薄的积蓄。
    人一旦扯起做学问的旗幡,便得与书结下缘分。从此,购书、读书、写文章,占据了工作之外的大半时间。因为不嗜烟酒,购书似乎也就有了理由。在买书的开支上从来都是一路绿灯。积累至今,三个大书橱正好占据了一面墙壁。喜欢读书,而且固执地认为,读书就要读自己买的书,对毛泽东的“不动笔墨不看书”不但崇尚,而且忠实地实践着。虽说每本书都是想读而买。但买书一多,就像皇帝选妃子,选的时候都觉得漂亮,然而一旦入宫,却没有多少工夫宠着。现在家中有书不少,但真正读过的又有多少?读书如同品味《红楼梦》,一百个人看就有一百个看法和目的。我自己,首先纯粹是为了提高和丰富大脑,就像一个饿汉,吃饭是为了充饥。后来肚子里有了油水,又变成了一条馋虫,别人说哪种菜好吃,便想弄来尝尝。《第三次浪潮》、《糊涂学》、《中国可以说不》、《下一个目标是谁》,都是怀着这种人云亦云的心态去读的。再后来,因为想写点东西,便来个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还别说,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写这篇读书的文章,是提前读了梁实秋先生的《书》和 黄裳先生的《读书的回忆》等文,初衷不是模仿,而是为了寻找一种感觉,营造一种气氛,酝酿一种情绪,然后,提起笔来,才有了以上的文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