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短文)
喻志文(江西景德镇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墨,一种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
    墨,一种凝固的舞,一种无声的乐,抒写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谱写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尽显中国文化至正的精神,至高的境界。
    墨色在白色的宣纸上可造成各种别具风味的神奇效果,演绎出焦、渴、浓、润、枯.....的丰富变化,自然构成了一个墨泽色彩的回旋之流,不断地丰富书法形象对力、节奏的表达与传达,其与笔法、章法等因素天衣无缝的结合,更充分地烘托出书家作品中独特的风神意境。
    不管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张旭;还是“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的怀素;“乱石铺街”的郑板桥;“狂怪陆离”的黄慎;“奇肆刚劲”的赵子谦....他们都有宽博的胸襟和放达的性格,书法节奏如狂泉瀑布鱼贯而下,汪洋姿肆,墨韵遍洒满纸间,喜怒哀乐尽情跃然纸上,是命运的交响,是情绪的飞扬,是暴风雨式的挥洒,给人以独特的美。
    颜真卿《祭侄稿》这幅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苍润兼施,墨韵呈现出浓润枯淡的多层次变化,尤其是大量浓墨湿笔与众多渴笔飞白的巨大反差,通过强烈的对比求得和谐,对立中求得统一,饱含着其血泣笔触的跳动和情感的喷发,呈现缤纷的墨韵美感来。
    再如苏轼的《邂逅帖》,通篇墨韵凝聚,浓墨中透露出清爽的气息,厚重之中见清秀,气韵生动,疏朗自然,墨妙如繁星丽天,照耀千古。
    当今的大书家毛泽东《长征》《雪》....墨飞线舞,奇伟的布局与章法,如瀑布一泻千里,如山泉潺潺流水,浓淡枯涩,笔走龙蛇,气吞山河,放胆天地推波澜,任由情绪泼洒,独特丰富的墨韵是生命的飞舞,是灵魂的翔舞,岂人力所能得而办?
    历代书家或是温雅姿媚、或是浑朴激越、或是清雄古厚、或是自然平淡……,几乎无不是借以墨韵上的着力探寻,从而找到契合自己书法韵致的最佳表现语言。
    数千年的优秀作品,通过情绪化的线条墨韵超越时间限制,与我们尽兴对话,绝无滞碍。随着云烟雾霞升腾,跟着溪泉江河流淌,面对峻峭的山巅和苍茫的原野,我仿佛看到李白、怀素、张旭、颜真卿、王维、八大山人、张大千....向我走来,引领着我们在水墨天地一步一步深情地向生命中的大美走去,引领着我们忘却沉重与焦虑,感知大自然的无尽生机,接收月光、太阳、慧风背后的和谐精神洗礼,又仿佛听到他们的笔锋触碰在宣纸上的沙沙声,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墨水芬芳。
    墨是中国文明的精髓。然而,随着近现代的以来科技的发展,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与价值逐渐弱化,年轻人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写字的水平越来越退化,提笔忘字是寻常事,那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汉字,在现代人眼中也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化作了电脑上字键的排列组合。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简化便捷,但键盘输入缺乏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表达。作者微妙的心绪变化,丰富的墨韵是不可能用科技设备创造出来的。
    可喜的是,书法越来越被重视,全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书法所具有的民族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认识到书法在中华文化复兴,在国民素质和国民心态塑造的重要作用,书法也凭借其深厚的文化蕴藏重获世人青睐。2009年,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颁布,书法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2013年2月正式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书法走进课堂将在全国推进。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以其益智的清丽身姿和积极的文化情怀,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从小学好中国字,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我们应重视适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国之瑰宝,要努力把中国文化经典的基因,植根于一代代国人童蒙之时。让浩瀚千年的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发扬光大。
    闲暇之余,泼墨一番,于身心是休息,于境界也许是精进,何乐而不为?
    墨韵、亦诗、亦禅、大美无言。(喻志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