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乡愁”(短文)
李先秋(湖北省团风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说: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这话很有文化范儿,着实令中国的老百姓感慨万千。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乡愁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乡愁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乡愁是老百姓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
    说起“乡愁”!中国人往上数三代,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便人在都市,远在他乡,心中也少不了那一缕淡淡的“乡愁”。
    最难忘的“乡愁”,就是过年。说起过年,很多记忆都封存在我们的孩提时代。读书、成长、浪迹四方,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却离老家越来越远。
    一到过年,就会勾起我对老家的思念。鲜红的春联贴出来了,鞭炮悬在长长的竹竿上炸响了,门前的雪地上便盛开了一片红的黄的蓝的小碎花。妈妈在灶台上忙碌着,香喷喷的年味就是从那里弥漫开来的。
    过年像是一盅浓烈的酒,也像是一杯忘情水,化开和浇灭我们在异乡的孤独与伤感,失落与忧愁,愤懑与屈辱,也把漂泊在外的欢乐带给久违的亲朋。
    去年的春节,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的湖北省团风县大崎山村,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田园牧歌的景致和浓郁的山村风情,静谧而悠然。
    大崎山素有鄂东泰山之誉。主峰龙王顶海拔1040.8米,山体呈东西走向,东南斜卧小崎山,西北耸立接天山,我的老家就在大崎山的东坡上。
    说是回家,其实也不是我的家,准确地说是我大姐的家。因为我家和大姐家同在一个村,姐夫文革前是大队支部书记,我们姊妹6个,她老大,我老幺,大姐今年79岁了,母亲去世后,我把大姐当娘孝敬了。所以一说回家,就直奔老姐那儿去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一缕阳光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泻满河谷。清晨的阳光,并没有那么通透,一层淡淡的雾气,弥漫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朦胧得让人心生爱怜。
    我四处打量着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地方。30多年了,虽然山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道河,但心情完全不同。高高的大崎山下,铺满绿意的山坡,漂亮的小楼房依山坡叠加而上,牛儿在吃草,鸡鸭在觅食,俨然一幅田园牧歌的写实画。
    姐姐说我很幸运,回家能够碰到这么好的天气。往年春节期间的大崎山,大部分都是冬日的场景。
    “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整个山谷与村子,还有那些人字形屋顶的房子和树,全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雪,展现的是温馨而宁静的雪乡。”这是我孩童时代一篇作文的句子,至今一直没忘。
    该吃早饭了,如今大崎山的每一个家庭,都像一个个小旅馆。特别是在冬天,他们喜欢围在火塘旁与客人聊天分享:分享他们的家庭历史,分享他们的甜酸苦辣,分享他们的收藏与爱好,分享他们的美食与传统……
    品尝着老姐姐为我精心准备的早餐,在肉馅麦子粑和泡蛋汤的芳香中,与姐姐和外甥们一家人侃侃而谈。虽然不够奢侈与讲究,但却充满温情,让一年奔波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与舒缓。
    在这种氛围中,山里人特别容易交流和沟通。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喝酒,一边享受美食,胡吹乱侃,甚至嬉笑怒骂。
    阳光透过玻璃花窗,照在早餐桌上,有着美丽的小光影。一个普通的早晨,一顿普通的早餐,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老人,可是心中却充满了感恩与知足。回家过年最美好的回忆,其实都在这里。
    阳光给宁静的小山村镀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在大崎山老姐姐家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山村的宁谧之美。这样平淡从容的山村生活,是何其令人心生向往啊!
    年来了,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好想回家。(李先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