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犯错(短文)
杨文忠(江苏省响水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邻居张大爷家有两个儿子张大和张二,张大循规蹈矩,老实本分,很少犯错,张二天资聪明,调皮捣蛋,经常惹祸。
    记得小时侯,还在上小学时,我和张大同班。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别严厉,要求我们写作业前最好想一想,问一问,实在不行,就查一查字典。一句话,就是尽量不要当白字先生。那时我们,没有当回事,总自我安慰,认为这又不是多大的错误,谁能保证不写错别字呢,大不了用橡皮擦擦掉重写就是了。
    老师见我们满不在乎,就对我们进行了批评和“关照”。每次批改作业时,总要把我们的作业本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发现有橡皮擦过的痕迹,不仅扣分,而且超过三个地方擦橡皮的,就罚我们重抄10遍。
    我们恨得牙痒,总觉得太苛刻了。恨归恨,但我们无法违抗老师。老师说,错别字改过了也有痕迹,如果不罚你们重写,以后还会写错别字。还别说,几次付出了写错别字的代价后,我们不再马虎,认起真来。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别字,随心所欲的低级笔误,更少了。这一历练,让张大和我养成了一个尽量少犯错的习惯。当初我们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长大后才知道这样的严厉要求,让我们终身受益:做作业做事做人都这样,尽量少犯错,踏踏实实地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后来,张大因为没考上大学,成家后,就到外地打工,靠一双勤劳的手养家糊口。张大爷知道张大特性,除了问问打工辛苦与否之外,对他在外面有没有不学好,到是一百个放心。
    与张大比起来,张二算是有出息多了,他后来考上了大学,进了国家机关,再后来当上了领导干部,手中握有实权。回乡探亲,小车来去,的确风光得很,让人心生羡慕。但张大爷对他放心不下,因为他晓得张二的为人。他聪明是聪明,但玩皮不恭,小时侯常跟村里的小朋友打架,有的还闹到家里,搞得鸡犬不宁。被张大爷批评教育了,还不长记性,翻嘴说人无完人,哪有不犯错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过不多久,又要故伎重演。
    小时侯的事情无伤大雅,现在他要是拿了不该拿的,吃了不该吃的,那可是触犯党纪国法的大事。所以,张大爷是个明事理的人,他隔三差五都要打个电话给张二,给他敲敲警钟。张二口头答应,实际上仍然我行我素。次数多了,也嫌张大爷哆嗦。张大爷见他敷衍自己,就借探望机会,几次到张二家里,现场检查和监督。
    此时的张二,浑身名牌,抽的是高档烟,喝的是高档酒。张大爷不信,他的收入,就抵得住这些高消费。张大爷委婉地问他,你是不是收了人家的东西。张二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吃点喝点算什么,纪委又不查,而且,现在很多人都这样。
    张大爷气不打一处来,纪委不查,不代表你做得就对,你这样下去,要犯大错的。你给我的这些高档烟酒,你还是拿回去,我还是自掏腰包,买几元一包的烟抽着踏实。张二还懊恼地说,这老头子还不识好人心。张大爷气愤极了,我这是为你好,不信走着瞧,小洞不补,大洞是要吃苦的!
    张二见老头子生气了,就连哄带骗地说,以后不这样了。张大爷这才稍微消消气。但回去后,还是放心不下,电话不断地嘱咐。时间又过了几年,张二混得越来越好了,干部又当大了。看着他的作派,并未收敛,张大爷提心吊胆,默默地为他的平安祷告。
    突然有一天,张大爷听到张二出事了,他从收受礼物开始,心越来越黑,竟然发展到收受金钱,因数额巨大,锒铛入狱。张大爷两眼一黑,当即晕到过去。昔日风光的儿子,竟然被“一抹到底”,还要受牢狱之灾。张大爷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他悔恨不已,两个儿子,一个老实没出息,但踏踏实实,我没有为他操过什么心;一个有出息却瞎折腾,栽了这么大的跟头,让我操碎了心。出息的儿子有什么用,还比不上没出息的儿子,让我过得省心,过得定当。
    后来,张大爷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一夜愁白了头。听老家人说,没出一个月,他就抑郁成疾,离开了人世。张大在狱中得知这一噩耗,不住地拍打自己的头,声嘶力竭地吼道,我这是犯浑啊!如果早一点听老父亲的,不以恶小而为之,哪会一步步走向违法的道路,哪有今天的下场,哪会连累到老父亲。是我害了老父亲,我的错误没想到这么严重,还要让老父亲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一辈子都有一种负罪感,算是无法弥补了啊!他甚至羡慕没有自己出息,而享有自由和平安的弟弟来。(杨文忠)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