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你还当“低头族”吗(短文)
侯天柱(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新春佳节在即,天南地北的游子风尘仆仆赶回家过大年,为的就是全家团聚共欢乐。科技在发展,生活在改变,人间亲情不能变。然而,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兴起,很多人在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时,总是低头摆弄手机,不与身边人进行交流,使得本该温馨快乐的团聚场景变得冷清、尴尬。

跨越千山万水,冲过春运窄路,回到家里的你,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完完整整、全心全意地交给了面前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春节长假,说长不长,有多少时刻,你仔仔细细打量过父母的面容,认认真真与他们对视、对话,设身处地为他们的生活着想,将你的心完完全全安置在了家中?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欢聚一堂的节日,对老人们来说,与儿女们交流,是父母最香的“心灵鸡汤”。与晚辈们话聊,是老人最好的精神慰藉。他们最期盼的就是在儿女回家后能坐在一起说话、交流,了解儿女的近况,抒发心中的思念。而“低头族”们只顾埋头刷微博、发微信,冷了老人渴望交流的心,从精神赡养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孝。去年春节有一则消息很是令人深思:有一对父母张罗了一桌好饭,儿女们却没心思吃。他们低头玩手机,发微信,抢红包。父亲受不了这份冷漠,一气之下将桌子掀翻。

如今智能手机普及,手机网民超过电脑网民,随时随地都可上网,于是,手机“低头族”迅速膨胀起来。曾经就有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专注于玩手机,刷微博、看微信、逛朋友圈,根本无暇抬起头来与亲人说话,沟通交流“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传统的交流方式让位于现代通讯工具,导致亲情加剧疏远、淡薄和冰冷,非常令人忧心忡忡。 

“低头族”的产生,折射出对亲人感恩的缺失。央视曾播出一则公益广告:爸爸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认不出儿子,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儿子带他外出吃饭,盘子里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竟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儿子愣住了,爸爸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儿女可能会忘记父母,父母却永远忘不了儿女。如今,工作、求学在外,很多人都十分重视在外部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平时,只是侧重于维护外部交际圈子,但却忘记了父母的恩情。  

“低头族”的产生,折射出对身边情感的忽略。网络时代的到来,拉近了空间层面的距离,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很明显的一点在于,通过QQ、微信等交流平台,异地之间的交流更加普遍和便捷了,而身边人的交流方式却也在异化。比如,生活在一起的夫妻通过微信互道晚安,吃饭也用微信通知,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当交流方式都依赖于网络、手机,必然会将身边的亲人也视为“远在天涯”的陌路人,手机沟通已经成为习惯,而面对面的交流无疑己存在障碍。

“低头族”的产生,折射出对道德水准的降低。父母与自己聊天,而儿女却低头听音乐、查邮件、玩游戏,就算说话也是敷衍了事,这本身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那么,对于这些“低头族”来说,连与父母之间的交流都变得如此困难,又如何能够与他人和谐友爱的相处呢?缺乏道德素养,只是停留于自我利益的追逐,忘却了对长辈的尊敬和谦逊。唯有懂得,尊重自己的长辈,在长辈跟自己聊天时要有最起码的礼貌,才是一种具有道德素养的行为。

亲情应该是通过语言交流而更显其亲密的、温暖的和温馨的,而不是“亲了手机、疏了父母;近了手机,远了亲情”,不应把浓郁亲情交给一部冰冷的智能手机。眼前的父母家人才更值得珍惜,亲情才更值得珍视,不要让父母家人的好心情被无视,让他们在等待盼望了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的一腔愁绪、一怀惆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春节团聚,请“低头族”抬起头来,好好陪陪父母家人,与他们聊聊天、说说话、逛逛街、走走亲戚、做做家务,如此,亲情如酒,才会在这个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里散发出更加醉人、迷人和诱人的芬芳! (侯天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