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之光丨山东省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把民生福祉牢牢记在心上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在山东省审计厅,有一支一心沉在基层、细心呵护民生的审计队伍,他们勇于担当,倾力投身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攻坚行动,让百姓告别“水窝子”,圆了“安居梦”;他们善作善为,聚焦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民生细节,助力打造舒适暖心的居住环境;他们敢于碰硬,向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亮剑”,严惩“蝇贪蚁腐”,让群众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他们是山东省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2024年12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誓要“黄河滩”成为“幸福滩”

滚滚黄河裹泥带沙在山东跋涉628公里,“悬河”之险时时惊扰着黄河滩区,让百姓频受泛滥之苦。

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向决战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发起冲锋。

经过全省上下4年多苦干实干,至2021年10月,60万滩区群众陆续搬进新家园。搬得出,是否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21年10月至12月,社会保障审计处勇挑重担,负责对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调查,涉及济南、菏泽等7市16县。

点多面广、资金量大、利益关联度高……一道道难题摆在眼前,可大家没有丝毫犹豫,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既“牵好头”,统筹推进7个审计组高效实施审计;又当“尖兵”,直接审计菏泽市,发挥率先突破、示范带动作用。

菏泽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而菏泽东明县是任务最重的县,投入资金占全省资金总量的“半壁江山”。“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副处长王学宝担任主审,带队进驻到东明开展现场审计,“审计绝不能走过场,否则,老百姓的利益就打了水漂!”

面对规模浩大、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项,审计组倍感压力。为了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大家沉着冷静、日夜奋战,对海量的电子数据和如山的凭证资料进行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将监督触角延伸至25个安置社区,涵盖4个乡镇、64个行政村、148个自然村、12万人,紧盯资金源头和末梢,层层追溯一笔笔资金的流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审计组聚焦安置房分配这一关键环节,查明有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购房政策;聚焦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发现部分公共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等未投入使用……

一组组数据,映射着一个个审计成果,也折射着审计人员的心血汗水。在审计推动下,当地立行立改,加快推进安置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统筹发展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省级层面推出20余项迁建后续扶持“黄金政策”。

凭着审计人“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幸福指数”,该项目荣获2022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社保审计人员学习研究民生领域相关政策文件

 

为了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随着住房进入品质提升发展期,如何让居民获得更温馨的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审计处在行动!

2023年2月至4月,他们负责组织开展全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物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涉及青岛、济宁等9市及63县。

“又是一场硬仗!”该处派出审计组赴济宁市开展审计,青年干部都纷纷争着抢着挑大梁。主审贡婷春道出缘由,“审计,为我们服务百姓打开了一扇大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物业政策,指向的都是小事,可做好小事亦能发挥大作用。审计组发现,维修资金审批程序繁琐,门槛高、周期长,影响资金正常使用。

在济宁市某城区,贡婷春和同事们发现,一般性维修项目资金使用包括业主申报、业主表决等9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提交主管部门批准,导致一些项目推进滞缓,衍生出相关安全隐患。

为破解群众身边“烦心事”,让维修资金用在紧要处,审计组督促对进展迟缓的维修项目开展全面排查,疏堵点、破痛点;同时对审批、拨付等环节“瘦身”,将平均用时由原来的105天减至60天。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审计调查发现,市政府提出,对接管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财政给予奖励补助。全市有69个老旧小区由物业服务企业接管,但财政奖励补助有300余万元未向企业拨付,直接影响了企业积极性。

在审计推动下,该市不仅拨付了资金,还建立奖补资金预算管理保障机制,打通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后一公里”。

既治当下,更管长远!项目形成的多篇审计专报进入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视野,推动全省层面优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核流程,实现资金归集、存储、使用全流程闭环管理。

社保审计人员深入居民小区查看物业管理情况

 

千方百计促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2019年起,社会保障审计处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等审计,推动每一笔资金用在高质量充分就业“刀刃”上。

“稳住就业‘压舱石’,我们责无旁贷!”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全处每个人都领会到就业审计的使命艰巨。

就业政策涉及领域多、范围广、跨度大、变动频繁。对此,主审杨健沉下心来,归集就业帮扶、就业见习补贴发放、公益性岗位设置等领域的重点审计事项30多项,逐条研究易发多发典型问题及审计方法。

在潍坊市,审计调查发现,就业补助政策种类繁多、惠及对象广,由于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不法分子“钻空子”骗取套取补助资金。

如,多家企业将共计数百名在职职工,以就业见习人员名义申报就业见习补贴,骗取就业见习财政补贴。审计指出问题后,当地立即整改,全部追回违规发放的补助资金。

审计还发现,由于部门间统筹协调不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等补贴资金发放不到位。

“不能让资金卡在‘最后一公里’。”审计人员不厌其烦,深挖细查,厘清了补贴资金滞留点、政策落实“堵点”,建议将补贴政策由被动申请改为主动保障。

一条审计建议引发多重效应。在审计推动下,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累计向符合政策保障范围的企业或个人发放就业类补贴2700余万元。

几年来,这支队伍相继获得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全省就业工作三等功奖励等多项集体和个人荣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处长王晓文表示。

社保审计人员在就业服务大厅现场查看就业补助政策落实情况

文字:郑茂霞

责任编辑:宋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