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栉风沐雨,北京朝阳审计人积极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权力运行、护航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持续贡献审计智慧和力量,用忠诚与专业书写了新时代朝阳审计的华彩篇章。2025年岁初,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再一次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是该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四十年来朝阳审计人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的真实注脚。
政治引领固底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自觉将审计工作融入服务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细化实化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完善区委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区委审计办运行机制,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朝阳落地生根。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推动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构建审计监督与人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党内监督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联动共享体系。与区纪委等部门共商共建审计问题线索移送前会商工作机制,与区委巡察办探索建立“巡审联动”工作机制。
健全制度强保障
始终坚持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思路,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形成工作合力。在市局指导下完成《北京市朝阳区乡(地区办事处)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编制工作,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指标体系建设试点任务。
在区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出台《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等相关规定夯实工作基础。严格按照市委对朝阳提出的“四个走在前”要求,聚焦“商务+科技”双轮驱动、“五宜”朝阳建设,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推动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敢于担当提质效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审计、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工作思路,朝阳审计人认真履行审计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勇于攻坚克难,推动审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监督质效不断提升。
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土储项目推进、棚户区及旧城改造等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深化区本级“三本预算”全口径审计,对43个街乡开展审计数据分析全覆盖,聚焦卫健、民政本级和基层单位加大现场审计力度,着力揭示支出政策和项目资金绩效问题,促进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实地调查CT检查室建设情况
聚焦民生资金分配使用的关键环节,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及提升情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开展专项审计,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推动兜牢民生底线。
立足朝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完成区属国有企业专项审计和领导人员经责审计,助力区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体推进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构建“常态研究+季度通报+专题研究”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改落实。统筹谋划,探索审计整改“清单制”,印发审计整改约谈办法,启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专项核查行动,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聚焦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着力实现质效双提升。
擦亮“招牌”增成色
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着力强化现场管理,配好配强审计组长,统筹实施各阶段审计内容,加强审计项目进度督促,恪守依法审计权力边界。出台《朝阳区审计局审计报告审阅办法》,通过开展审计报告“二读”活动,锻炼年轻审计干部敢发言、敢较真,在提升职业水平的同时,提升全局审计报告质量。5年来,共有12个项目获全市优秀审计项目一、二、三等奖。
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工作各个环节,坚持把问题当课题研究,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努力吃透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区工作要求。系统梳理审计发现的共性、典型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服务区委、区政府决策。近5年来,多篇论文获奖并入选中国审计协会、市审计协会论文集,审计经验及相关宣传稿件在审计署官网、《中国审计》杂志、中国审计报等刊发。宣传片《勤审为公、善计为民》入选审计署2021年全国正能量视频。
审计人员现场查看机井封填情况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培养敢于担当、善打硬仗的“审计铁军”。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强审,建成全市首家区级大数据分析室并实现与市审计局数据分析网互联互通。选派中层干部到优秀审计机关调研学习,组织审计干部参加专题培训,着力强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踏马自知前程远,不待扬鞭自奋蹄。朝阳区审计局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勤恳的工作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朝阳审计的风采,为推动朝阳区域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文字:谭真
责任编辑:宋超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