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外资处扶贫审计人的日常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3日】
【来源: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奔走于贫困乡村、穿行在田间地头,看到的是绿水青山,关心的是贫困百姓的生产生活,盘算的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他们就是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外资审计人,没有外资审计项目的时候,他们从审计现场转战偏远的贫困山区,踏上了扶贫审计的新征程。

翻山越岭

天刚刚亮,他们背起行囊出发了,这次出差的目的地是位于祖国西南石漠化山区的某贫困县。第一次参加扶贫审计,他们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期待。汽车在山路中穿行,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少。崎岖的山路上,大家开始理解了为什么“要想富、先修路”,开始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辈子没见过山那边的世界,连绵不断的大山阻断了太多人的梦想。这个县地势偏远,交通极不方便,用当地人的话说“来我们这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组织派来工作的,一种是嫁出去女儿回娘家的,还有一种是迷路的”。

从机场到县里,他们在汽车上坐了整整9个小时。也是这9个小时的颠簸,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使命,那不仅是组织的重托,更是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后的日子里,这支扶贫审计队伍逐渐适应了各种交通工具,从家里出发乘坐的是高大上的飞机和高铁,之后换乘接地气的长途大巴、三轮车、摆渡船,画风完美切换无障碍,当然有时也需要做好兜底保障措施,带上一个垃圾袋,以备山路上晕车呕吐之需。

走村串巷

产业扶贫项目效益如何?贫困户家的危房改造好了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否安置妥当?等等这些都需要现场走访了解、核实查看。审计期间,他们就这样满怀热情和关切奔走于乡间,走进千家万户。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疫情使空气中多了一些不安,但这并没有阻止扶贫审计人的脚步。他们深知,贫困家庭抗风险能力弱,疫情冲击使其面临健康、教育、就业甚至基本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他们担心这些家庭因疫返贫、因疫致贫。

疫情稍有缓和,外资处扶贫审计组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一个又一个贫困村,走入一户又一户贫困家庭,看一看村里种的油茶树长势怎样、贫困户养殖的家禽销售可好、贫困子女网上在线学习效果如何、易地扶贫搬迁户因疫情影响是否仍无法复工……为了方便走村入户和田间地头走访,处里的90后女孩放弃了最爱穿的长裙和高跟鞋,换上了便于跋山涉水的牛仔裤、运动鞋,同事们相互打气“扶贫审计原来也是一种时尚的运动啊”。

盯小查实

相对于其他领域项目,扶贫项目金额小、分布散,但都与贫困群众息息相关。一条通村道路投资额可能只有几万元,却是上百户贫困家庭走出大山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一个小小的农村教学点也许师生总共才十几人,却是贫困山区孩子改变命运开启新生活的起点;一座山顶之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池占地虽小,却是当地百姓安全饮水的重要保障。道路、学校、饮水等等不论规模大小、距离远近,审计人都要实地去看一看,亲眼瞧一瞧,看它到底在不在,是否“风采依旧”。

特派办新来的研究生小吉,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一次查看某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时,为了看到那一方小小的水源,不顾如注的大雨,打着雨伞,脚踩泥泞山路,翻山越岭1个多小时,只为了能亲眼确认它是否还在正常使用、是否真正让群众受惠。如此的“小题大做”,她收获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疲惫、满身的泥泞,更多的是尽职履责、完成审计使命后的畅快。

近年来,这支特殊的扶贫审计队伍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靠着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执着,和一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审计人员“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初心和使命。(杨凤菊)

责任编辑:蔡波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