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是审计人独特的语言。我们用它洞察经济的脉络,也用它丈量合规的尺度。这一次,我们用它讲述审计人的奋斗故事。在上海市审计局企业审计一处,王琳鹭正是这样一位以数据为笔、以智慧蘸墨,书写忠诚与担当的业务骨干。
5年来,她先后荣获1次三等功、2次嘉奖,被授予“2022—2024年度上海市审计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今年初,她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殊荣。
12年砥砺奋斗
2013年,王琳鹭通过招录考试进入上海市审计局。得益于此前社会审计积累的工作经验,她迅速适应了市审计局的工作节奏。从小型企业的查账到大型集团的并购交易和商誉评估,从上市公司报表的合并、披露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评价,她都参与其中、积极作为。
王琳鹭坚信,审计是一项常做常新、常学常新的工作。她将兴趣、学习和考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业务本领。她认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要求,先后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执业资格证书。工作之余,她攻读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深入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商业逻辑,为精准评价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历经12年磨砺,王琳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审计实战经验,更在专业技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对某集团开展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王琳鹭担任设备制造板块的主审。
审计中,王琳鹭带领审计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家下属企业收入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应收和应付账款余额双高、账龄长。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业务规模已趋近饱和,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否属实呢?”为了查明真相,王琳鹭和同事搜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比对交易时间、金额、货物型号等信息,并绘制交易流程图,发现部分客户和供应商成对出现、交易过于频繁,交易合同缺乏必要的商业条款。
经过深入调查,王琳鹭发现供应商和客户不仅注册地址在同一栋楼,而且连法定代表人的联系电话也完全一致。她猜测,这可能是同一单位的不同“马甲”。
结合资料分析的结果,王琳鹭带领审计组成员多次赴现场踏勘,最终查实该企业存在虚假贸易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集团总部督促下属企业立刻停止违规行为,避免垫付资金的损失。
“不能让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工作中,王琳鹭积极落实“把问题当课题研究”的要求,和同事总结提炼近年来审计中发现的融资性贸易业务的特征,形成关于融资性贸易业务及其识别研究的课题成果,获得署领导的肯定。
王琳鹭(中)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相关工作流程
“360”全面守护
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体量居全国之首,且广泛植根于各行各业之中,防风险和促发展一直是企业审计的主要任务。作为企业审计领域的一员,王琳鹭将自己的工作比喻成“360”杀毒软件,助力维护企业经济秩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步入“深水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经营风险。如何及时、精准、全面地识别风险,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成为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得益于局里为审计干部成长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平台,王琳鹭定期参加局内组织的各领域专业培训,在“国资国企审计研究小组”中与同事“头脑风暴”、相互启发,业务本领在边学边干中不断精进。
工作中,她和同事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审计方法,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进行穿透式审查,发现国有企业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资金使用效益不佳、费用管控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助力规范相关领域的管理,形成的报告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某集团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王琳鹭担任副主审。在开展报表分析过程中,她发现下属某企业近年开展了多起高溢价商业并购,财务报表上商誉余额达数十亿元,经组内讨论后,决定将股权的估值作为审计重点。
在审核过程中,她注意到一个跨境收购项目的账面商誉出现了大额减值。这通常意味着被收购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表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价可能过高。
企业并购的定价问题一直是审计工作的难点,而这又是一次涉外收购,还需同步考虑境内外会计准则的区别,以及企业境内外业务整合的战略执行情况。
“事关国有资本安全,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王琳鹭和同事仔细研究境外评估机构出具的估值报告,分析估值所用的每一个参数,市场增长率、利润率,各类风险系数……为了验证这些参数的合理性,王琳鹭耐心搜集多个同行业境外上市公司的报表进行比对分析。
经过反复比对,审计发现,估值中对被收购企业年增长率预测过于乐观,与同期可比公司的年增长率相差较大。因增长率选取不恰当导致该项收购支付的对价偏高,可能为企业后续经营带来损失。
接下来,审计组围绕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两大主线,以点带面、抽丝剥茧,揭示了19项问题,提出审计建议16条。
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审计建议引入更科学的估值模型,并进一步完善并购的估值和决策机制,避免了后续商誉减值风险事件的发生。该项目获得上海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王琳鹭(左)和同事在审计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9420km逆行出征
9420km,是上海到肯尼亚的直线距离,也是王琳鹭实现梦想的丈量尺度——她用多年的日夜奔赴,将赤道阳光与黄浦江的风景串联成一条跨越海陆的彩虹。
2022年,王琳鹭告别家人,赴非洲参加联合国审计。
一直以来,上海市审计局秉持开放进取、实践育人的理念,鼓励并支持审计干部参与联合国审计人才库的选拔。王琳鹭自入局以来,就非常期待能够登上国际审计舞台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为此,多年来她苦练内功,每天坚持听英语新闻,看原版书籍,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她取得了雅思7.5分的好成绩。她还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联合国财务规则等,逐条研读每项条文,反复揣摩每个控制要点。
机遇垂青每个有准备的人。在局里的精心组织与推荐下,王琳鹭成为联合国审计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加入人类住区规划署审计小组。
作为一名联审新兵,王琳鹭通过参加审前培训,快速掌握审计流程和要求,并与同事们开展多次线上讨论,明确审计分工和工作重点,为后期快速熟悉工作、找准切入点打下坚实基础。
抵达肯尼亚后,她主要负责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审计工作。为更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性质,她白天进行访谈和查阅资料,晚上研究联合国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将多年的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
为克服各审计点位人员布局分散带来的沟通和协作困难,王琳鹭和同事通过远程办公软件共享资料、研讨思路,并利用时差开展车轮战术,接力与被审计单位跟进各项审计工作。
这种“境外境内同步开展、现场远程双线作战”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工作中,王琳鹭将在国内积累的大数据审计经验应用到联合国审计中。她和同事通过比对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发现了捐赠款收入确认不准确、预算执行不到位、承包商选聘和评价不合规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审计组提出了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审计建议,得到了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充分肯定。
在数字的星河中挥毫,于审计的长卷上落墨。一路走来,王琳鹭用专业和坚守书写忠诚。未来,她将继续秉持着对审计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更耀眼的成绩书写审计风采。
文字:徐真
责任编辑:赵雪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