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奉献为审计 无尽追求铸赤诚——记审计署南京特派办金融审计二处处长助理卢红柱
从审计职业生涯的第一天起,卢红柱同志就怀有一个梦想:要做一名真正的审计人。13年来,他注重加强政治学习与思想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用创新、进取、刻苦和务实把梦想照进了现实。
审计人员的光荣与梦想。他积极参加大中型重点金融项目审计,深入查处重大违纪违规行为和涉嫌违法犯罪问题;他积极研究运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和推进金融审计科技创新;他积极强化宏观意识与辩证思维,认真探索预算执行审计和金融政策分析;他积极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与应用,全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扩大研究成果;他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克服家庭困难,不为生活难题所困,一心扑在审计上。一路走来,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奉献、勤奋、谦逊与责任。他也由此先后13次分别获得集体三等功、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嘉奖、优秀审计人员、省级机关优秀党员、全办优秀党员、省级机关优秀青年公仆等荣誉。
职业生涯的艰辛和灿烂。多年审计工作的洗礼,卢红柱已经习惯了面对复杂异常的海量数据和纷繁成堆的账册资料,习惯了静静地生活,默默地工作。无论是金融审计业务,还是计算机技术创新,或者是从事文字综合调研,他都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交办任务。他始终严谨劝勉自己,勤思实干,强化业绩,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作用。卢红柱同志时刻告诫自己,要坚持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做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2007年,他一如既往地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着,以精湛的业务水平、突出的技术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审计任务,亲自撰写以及与他人合写审计信息8篇,被署编发为《审计要情》3篇、《重要信息要目》4篇,报送中办、国办后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5篇次;移交的重大案件线索被公安部立案侦查,已有近10名厅局级以及县处级人员被批捕。大家都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勤勉的工作和刻苦的思索是分不开的。但在成绩面前,他从不窃喜,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总是谦逊地表示“这些都是我份内的工作,更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结果”。有人说,他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向他微笑走来,但他坚信“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7年,他连续担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等大型金融审计项目的主审,并多次带队完成商业银行、人民银行等部分分支机构的专项审计任务。对每项审计任务,他均能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始终思路清晰,善于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明确目标,严查深挖,顺利完成了各项审计任务,并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江苏省三市三县支农再贷款政策专题审计,促进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审计中,家中老人因长期患病又突发急症,病势危重,但他在审计现场打个电话询问病情后,即托付亲属将老人送院诊治照料,自己继续带领一名年轻同志奔赴河南实施快速突击查证,连夜查阅了数十本档案资料,围绕案件的性质与要件,充分运用查询技巧,与部分涉案人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寻找漏洞,收集点点滴滴有价值的信息,经过短短几天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筛选线索,比对证据,验证逻辑,排除干扰,甄别真伪,一举突破并掌握了以前未能取得的重要涉案情况,最终查实某企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使用虚假、变造的土地使用权证骗取巨额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努力进取,强化自身能力素质建设。卢红柱同志爱好学习而且善于学习,读书充电是他的一大爱好,经常抓紧业余空隙,手不释卷,寒暑不辍。2007年,他顺利通过审计署高级审计师职称评审,以第2名的综合成绩取得北京大学MPA硕士学位。长期的审计实践,也使他养成了“工学互促”的良好习惯,及时补充更新知识,注重培养理论研究与运用能力,努力适应形势变化与工作发展的需要。卢红柱同志尤其认真研究金融犯罪的特点、内在成因和审计对策,向专家学者请教金融刑事犯罪条款内涵,理解法律本义,把握工作规律,深入探究审计证据向司法证据的转换关键,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审计中,他针对信贷组年轻的审计人员在个贷数据建模分析中发现的种种疑点,迅速肯定线索价值,抓紧制订外调计划,重点突出查清按揭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等四大类事项,为领导的专案决策提供详细依据,最终通过半个月的突击查证,基本锁定案情。2007年,卢红柱同志还应署金融司与《中国审计》杂志社的要求,系统回顾了金融计算机审计的探索历程,提出了“构造数据基础审计模式,打造‘集中扫描、精准打击’的审计流程管理方式,构建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模型”的思路,在《中国审计》上发表;参与研讨署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指南实务公告、数据分析报告内容框架案例设计、评审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数据规划及规范。同时,他还积极探索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真实、合规、效益审计模式与流程,得到署、司和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农业银行审计培训班上做系统讲解、演示。他始终严肃对待自己,瞄准不足,着眼提高,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卢红柱同志热爱学习、学以致用、求真创新的精神有力地带动了身边的年轻同志,为年轻人树立了学习进取的榜样。但在成绩和优点面前,他却仍经常回顾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亟待克服的不足。
满怀激情的感佩及欠疚。在家人眼里,他在每年仅有的不去外地出差的近百天时间里,是个好晚辈、好丈夫、好爸爸。只要在南京,他总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尽最大的努力补偿没有尽到的责任。然而,就是这样的天伦之乐仍是那么的少。妻子对他说“家变成了你的饭馆、旅店和驿站,我成了家里的保姆、保洁和保安”,对此,他始终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着,“谁让你是审计人员的家属呢?将来我会加倍偿还你”。为了工作,他和大多数审计人员一样,与家人聚少离多。千百个日日夜夜,奔波在审计现场,多少次亲情梦呓,留在了异地他乡。2008年的春节前后,在大家难得回家一聚的时刻,他却仍在北国的寒冬中奔波着。应署里的要求,刚从安徽审计现场回来,来不及休息,他就登上了北去的航班,参与负责工商银行等三家总行的资产信贷审计数据下载转换及建模分析的工作任务。从事审计工作以来,无情的岁月让细纹爬上了他的额头,但这却没有消磨他心中的锐气和执着,反而使他的审计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业务技术更加熟练扎实,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厚实,工作热情更加饱满,对审计事业的赤诚更是与日俱增。奉献永远是他无悔的追求!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