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办公室为家的年轻人――记审计署郑州特派办办公室桂鹏同志
在郑州办,有这样一位以办公室为家的年轻人,毕业进办后,他从事过办公室一半以上的岗位,八小时之外,也常能在办公室看见他的身影,他,就是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桂鹏同志。
桂鹏同志2004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即分配在办公室工作。4年来,他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做好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同志们的衷心拥护。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等次均为“优秀”。
他对工作要求严格、细致认真。进入办公室以来,先后承担了保密、信息、材料起草、公文、信访、目标管理考核等工作,尽管身兼数岗,加上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很多时候工作交叉、冲撞,有时手忙脚乱、身心疲惫,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满怀热忱,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或是妥善安排上班的工作时间、或把大量的文字材料带回家里,利用业余时间或休息日加班加点,尽量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几年来,他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虽然每天工作比较紧张,但他没有怨言,只有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他注重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对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审计署的重要文件和兄弟审计机关的先进经验,他都及时结合本办实际刻苦研究,并运用到文字材料中。几年来,他承担了每年全办工作总结、办领导讲话、报告等材料的起草,由于日常的学习和积累,所起草的材料观点鲜明,文字严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审计业务,不仅通过了审计师考试,还钻研计算机知识,完全依靠自学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成为办里第一个没有参加培训而通过考试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2006年,他又考取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克服工学矛盾,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注重工作创新,在按部就班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和日常工作之外,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公文处理工作中存在的格式复杂问题,他在做好日常公文审核工作的同时,注重总结规律,在办局域网上开办公文园地,将各类公文格式统一制成Word文件模板,方便审计人员下载使用。年终开展目标考核工作,他将目标考核的各项评分标准制作成Excel表格,经反复摸索实现了分数的自动汇总,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积极向领导建议,在目标考核办法中改进权重机制,使各类评价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他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办公室人员应有的参谋助手作用。
他工作不分份内份外,真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同志,热情帮助需要的同志。有的同志把简报信息找他帮助修改,他决不推辞,兄弟处室找他帮写汇报材料、工作总结,他也应允。2005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他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了整个活动的全部文字材料,累计起草讲话、总结10余份,编撰活动简报20余份,共计10万余字。2007年,办里第三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他又负责创建材料的撰写,摄制电视宣传片的协调,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他经常要求自己生活上要满足、工作上要再努力。办公室同志有事请假,他主动顶岗,负责档案和收发的同志去署里开会,他帮助分发过报纸;文印室的同志孩子生病请假,他主动承担了文件的印制工作。
有的同志曾经问他:“你所学的是财经专业,不觉得在办公室工作枯燥无味吗?”他说:“长期的办公室工作或许很枯燥,但是组织上安排你做这项工作,就要热爱这个岗位,当你真正沉下心来,投入进去,将全部精力用于工作、用于事业,你就会觉得很充实、很值得”。
忙并快乐着,累却充实着,他就用这种默默无闻的工作感动着办公室的每位同志,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