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平凡岗位 享受苦乐人生――记审计署郑州特派办财政审计二处郭富灿同志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刘家义审计长曾经鲜明地指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回想15年来从事审计工作的经历,作为一名亲历和见证了审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普通工作者,郭富灿同志对审计监督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着切身的感受。15年来,凭着对审计工作的深情挚爱,他以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难所惧的人生态度,以恒心坚持学习,以强烈的事业心努力工作,以平常心对待个人得失,一步一个脚印的为自己所钟爱的审计事业倾尽心力,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寻求人生的价值,留下了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印记。
一、不断学习为审计工作之渠常输清泉
常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立人之本,是成事之基,是确定人生高点、把握人生轨点、干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源泉。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频繁的今天,由于审计监督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作用,对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还要求能熟练掌握党和国家有关财经审计政策、法规和专业理论及技能,熟悉审计对象所执行的财会税收政策、账目处理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能运用审计理论和审计技巧查找、揭露审计对象在财政、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法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并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自1994年2月调入郑州特派办工作以来,不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有多忙多累,郭富灿同志都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和业务学习培训,全面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书籍;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了西方会计学、财务管理、中高级职称英语、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应用;系统地学习了《审计法》、《国际审计准则》等国内外现行法规,自学了《运筹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工程预决算》等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在1992年全国会计师首次统考、1998年高级审计师首次考试、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达标、外语达标、岗位资格等各类考试中均实现一次通过,成为全国首批会计师、高级审计师;执笔撰写审计报告、审计简报、学术论文等100多篇,审计简报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计署采用19篇次;所写论文在全国企业审计研讨会上交流2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执笔撰写的7篇审计调查报告及2篇行业审计综合报告,被审计署采用并受到好评。他以集腋成裘、燕子垒窝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理论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为顺利开展各项实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一心为公是干好审计工作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快,审计部门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必须坚持忠诚、勤奋、求精、奉献的工作态度。从事审计工作以来,郭富灿同志深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的工作中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15年来,放弃了大量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参加了财政、金融、经贸、投资等各类审计,从事的审计业务涉及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担任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及铁路、烟草、邮电、石油、冶金、粮食、期货等行业的审计项目组长、项目主审35次。工作中,无论多苦多累,在家庭与工作出现矛盾时,都能以工作大局为重,较少顾及个人的事情。2000年元月,作为交流干部被组织选派到审计署文化体育审计局工作前夕,他的母亲因病突然去世,当时父亲又身患重病,为了不给组织增加麻烦,他听从组织安排毅然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即使在2001年审计署机关检查身体时,他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疾病急需手术的情况下,考虑到所在单位人员很少,工作量大,毅然坚守工作岗位,直到全年工作告一段落后,才去医院做手术治疗。在平凡的工作中,郭富灿同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牢固树立了一心为公、克己奉公的工作理念,提高了战胜各种困苦磨难的承受能力。
三、爱岗敬业是干好审计工作的主线
如果说审计工作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的话,其基调就是爱岗敬业,主旋律就是无私奉献,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坚持敬业、创新、实干、高效的工作作风。从事审计工作15年来,郭富灿同志一直把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乐于奉献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凭着“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干就干出一番经得起检验的业绩”的信念,工作中勤奋认真,积极主动,清晰思路,讲求方法,坚持“四个负责的态度”即对工作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在审计方案的制定上力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在工作分工上坚持扬长避短,以老带新,使审计组成员工作各有侧重又能互相沟通;在审计实施上既要重点突出又能兼顾全面能把握重点,善于将审计的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查出了大量的深层次问题,其中:查处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不善造成价值1.96 亿元的17020只集装箱丢失被转发铁道部、投资近14亿元的上海集装箱中心站运能严重闲置面临亿元亏损的审计要情得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查处国家粮食储备局许昌直属库虚列亏损2400多万元和中州铝厂投产后一年亏损三亿元两案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务委员王忠禹同志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审计长李金华同志作了重要批示;担任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中国驻埃及、印度使领馆、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等7个审计项目的主审,查出违纪金额5.6亿元,追回被转匿资金1亿元,其中直接参与的国家文物局原财务处长张明贪污公款涉案金额9870万元一案获得全国审计查处大案要案评比三等奖,得到审计署的通报表彰和奖励;担任主审的河南省烟草行业审计项目,经审计署专业司综合考评名列第四名并获得优秀奖杯;查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挪用军工科研资金兴建楼堂馆所问题被中办国办采用,引起中央重视;查处洛阳市政府出资1400万元购买并转租企业非法占地建设的高尔夫球场等重大问题,引起重大反响。在查处这些案件的过程中,他和同事们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这些问题水落石出,切实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也展示了审计人员作为“国家经济卫士”的时代风采。
四、清正廉洁是干好审计工作的根基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作为查办国家经济领域犯罪的“裁判”,审计人员必须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只有首先“正己”,才能“正人”。十几年来,郭富灿同志一直认为“先做人,再做事”,按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难所惧的做人态度,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学习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按照《审计组廉政责任若干规定》开展工作,全面贯彻审计人员“八不准”,提出了“廉政跟随审计走,支部常驻审计点”的工作理念,在审计工作组进驻被审单位起就组建临时党支部,时时提醒、告戒每个审计人员廉政要求,先后多次拒绝被审单位馈赠的钱、物、有价证券,在审计铁路、电力、移动等审计项目时,多次拒绝被审单位以聘为公司顾问为名义的高薪邀请,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慎欲、慎情、慎独、慎微,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维护了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由于成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
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来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定要经历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可以用宋代三个词人的词来表达。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比喻在创业过程中,要站得高,看得远,耐得住寂寞愁苦。第二种境界是欧阳修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在创业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下苦功夫。第三种境界是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成功,体验到无比的喜悦和快慰。这种惊喜,这种欢快,这种愉悦和心灵的宁静、升华,只有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阶段才能体会得到。从事审计工作15年的经历使郭富灿同志深深体会到:审计工作很辛苦,很不易,任重道远,知易行难,要求是全方位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付出也是全方位的,但对于勤奋、上进的人来说,只要竭尽全力、奋力搏击,富于挑战的工作更能激发自身潜力,促进自身成长,终会拥有心灵和事业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而这片海洋的优美宁静,这片海洋的广阔浩瀚,将回报所有的辛苦,给予巨大的安慰,升华磅礴的热情。郭富灿同志也坚信每个审计工作者最终都会说:我的劳动充满价值,我的付出无怨无悔,我的收获受益终生。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