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员——记审计署郑州特派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刘全国同志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7日】
【来源:审计署人教司】
字号:【大】 【中】 【小】
    
    刘全国同志今年53岁,是审计署郑州特派办的后勤服务人员。自1983年参加审计工作以来,先后做过驾驶员,车辆管理(现仍兼任车辆管理工作)、固定资产和房产管理、水电维修和机关食堂管理员等工作。在25年的审计后勤工作中,无论工作如何变化,无论工作怎样困难,该同志都以机关服务工作为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被评为郑州办先进工作者,连续几年考核优秀。
    郑州办成立之初,该同志担任驾驶员工作。当时,车辆驾驶员少、出车任务十分繁重,加班加点,长途行车是常事。该同志始终以工作为重,随叫随到,同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掌握车辆的状况,始终保持车况良好和文明驾驶,做到了安全行驶100万公里无事故,确保了领导和审计人员公务用车,以优秀的驾驶技术和勤恳的敬业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1991年,由于工作需要,领导安排他做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同时兼任全办的水电维修。这是一项非常辛苦、事无巨细的工作,一忙起来就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遇到突发情况,半夜就赶到机关进行紧急抢修。为做好维修工作,该同志刻苦钻研水电工技术,全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运行和全办职工的正常生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在固定资产工作的管理中,能及时写出资产报废情况报告、如实填报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坚持按出入库登记制度和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登记制度进行工作,做到了账目清晰明确,物品保管有序。
    2002年10月,办领导为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决定筹建职工食堂。领导和他谈话,他二话没说,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从基建开始,他就每天盯在工程上,从食堂的布局到操作间的位置安排,从电线电气设备的布设到申请天然气,工作中处处操心。基建完成后,紧接着又认真做好了厨房设备、厨具、刷卡机的购置,厨师和服务人员的招聘、体检,办理卫生许可证等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在办领导和服务中心主任的领导和支持下,职工食堂于11月8日顺利开业。
    郑州办食堂工作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创新发展的过程。12月份,按照署里的部署,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革,刘全国同志竞聘了食堂管理员的岗位。食堂工作的好坏关乎着全体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后勤服务工作的一个窗口。他深知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对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丝毫不敢懈怠。刚开始,由于缺乏食堂管理工作经验,对聘任的厨师也不了解,尽管认真经营“四菜一汤”,却达不到同志们的满意。当时乔特派员针对食堂的服务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 “开局不错,起点不高,服务第一,仍需努力。”这是对食堂的服务给予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给食堂工作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特派员的意见和指示,中心及时组织食堂员工开会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多种改进措施,大大提高了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给食堂的工作带来较大的改观,使食堂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3年底,服务中心更换了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年轻,充满活力,思想开放,富有创新精神。在办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心新班子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是组织同志们参加拓展培训,增强中心服务团队的凝聚力;二是赴审计署机关食堂、上海办、南京办和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省商品检验局等多家先进单位,参观学习食堂管理先进经验,开拓管理工作思路。
           拓展训练和学习兄弟单位后勤制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刘全国同志深切体会到:只有先进的团队文化,才能有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只要发扬团结协作和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敬业精神,服务工作定能蒸蒸日上。
     结合参观学习的经验,刘全国同志调整了食堂的工作思路,首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精心地制订出食堂的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针对食堂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了内部培训,着力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光盘进行烹调技艺观摩,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接着在饭菜的花色品种上进行创新,变以前的“四菜一汤”为自助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就餐者的需要。三是对饭菜价格进行科学的调整,实行自助餐后,食堂早餐标准2元,副食品种保证在6个以上,主食品种保证在8个,四个汤。中餐标准5元,付食品种保证在12个,主食品种保持在10个,两个汤,充分满足了干部职工对饭菜质优价廉的消费需求。四是加强食堂管理制度化建设,提出“八化目标” :即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采购自主化、卫生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责任具体化,品种多样化,征求意见经常化。与此同时,还针对食堂工作的特殊性质,分别建立健全了食品物资出入库制度、食品卫生制度、仓库管理制度和会务制度,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目的。五是建立内部核算控制制度,搞好食堂核算工作,先后建立了“日购物成本表”、“日销售表”、“出入库登记表”、“月成本分析表”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张榜公布,使大家能及时了解食堂的采购成本,增加食堂工作的透明度。六是成立办伙食委员会,民主办食堂,不断听取全办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服务质量提高。上述管理措施的深入实施,大大增强了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使食堂工作步入了科学化管理的新台阶,受到了职工和家属的好评。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米、面、油、肉、蛋、禽和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办食堂在如何不提价的基础上,也能保证职工的饮食质量不下降,这是经营管理的一个难题。特别是2007年,物价上涨情况尤为突出,给食堂经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该同志不辞辛苦,牺牲了无数和亲人团聚的节假日,连续奔波跑市场,谈价格,尽量到批发市场采购新鲜时令蔬菜,不仅确保了饭菜质量,还成功地在年底决算时达到了全年无亏损。创下了2003年以来,连续七年食堂经营在无任何补贴的情况下无亏损的良好纪录。
     刘全国同志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中心领导的鼓励支持和同志们团结协作分不开的。他认认真真地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相信他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审计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