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抗震救灾特殊战场上的模范人物——审计署昆明办杨恒田同志四川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8日】
【来源:审计署人教司】
字号:【大】 【中】 【小】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而对于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的杨恒田同志来说却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审计经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一种难得的锻炼和灵魂的洗礼。
    临危受命 主动请战
    5月31日,审计署昆明特派办财政二处处长杨恒田同志正带队在广西钦州市某审计项目现场开展日常审计。突然,他接到了昆明办杨宁生特派员的电话,通知他四川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昆明办要派20个审计人员参加,出于一个老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杨恒田马上就意识到,一个艰难而又光荣的任务,责无旁贷的、历史的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当即表示:“坚决服从办领导的决定,妥善处理正在开展的审计项目,马上协调组织全处力量,立刻参战”。就这样,他抓紧时间安排布置正在进行审计项目的后期工作,积极协调分散到5个审计项目的全处人员,争取全处参加四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6月1日从钦州赶回昆明时已经是深夜了。可是,6月2日早晨,他还是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动员和培训大会现场。
    在研究审计分组时,杨恒田同志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带队去灾情最重、条件最艰苦、工作量最大的都江堰市审计,并一再向办党组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办领导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杨恒田同志请战决心,决定由杨恒田同志带队开赴都江堰市审计。
    审前动员 积极备战
    6月3日,一到成都,杨恒田同志连夜召集都江堰市审计组成员开会,做审前动员,将他前期就已经关注和收集的《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监察部部长马馼同志在四川了解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时的讲话》和《刘家义审计长在部署抗震救灾审计工作时的讲话》等资料与全体审计人员一起学习。他强调“此次审计工作任务艰巨,也很光荣,正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冲锋陷阵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的忠诚和意志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辱使命,希望大家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交给的这项任务。此次到灾区审计,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定要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发扬审计干部不怕苦不怕累、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把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做好,真正实现总书记讲的要给老百姓交一份明白放心的答卷,实现温总理讲的要‘廉洁救灾’”。通过学习和鼓劲,杨恒田同志为都江堰市审计组在艰苦环境下做好审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开赴一线 科学组织
    6月4日,杨恒田同志率队抵达都江堰市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审计工作。他不仅承担都江堰审计组的指挥组织,还负责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的综合协调工作,亲自动手,统一了三个审计组上报汶川地震救灾款物联合审计组的工作日报、工作周报、工作月报、信息专报、问题快报格式,制定了三个审计组报告制度、议事制度和沟通交流制度。面对时间紧、工作量大、协调面广和问题复杂等实际情况,杨恒田同志深思熟虑、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精心组织,保证了三个审计组审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都江堰市审计组由昆明办、成都办、四川省厅的审计人员组成,有审计经验丰富但身体有恙的老同志,也有才参加工作热情高涨的新同志,如何合理搭配、发挥各自优势,是提高效率、早出成绩的基础。杨恒田同志合理安排,采取老、中、青结合分组的作法,既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又照顾了老同志身体状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人员劳累。
    6月5日,杨恒田同志就提出了 “紧紧围绕审计实施方案,注重与联合审计组、综合指导组的沟通,加强与彭州、崇州组的交流学习,及时上报日报;每天早上15分钟的例会制度,快速向各小组强调头天晚上安排的工作和要求;每天向带队办领导汇报当天工作和次日工作安排及工作想法;每天晚上召开会议,各小组简要介绍当天工作和发现的问题及工作中需要协调的事项、解决的困难,并讨论次日工作安排”的组织方式和“把握总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账务审计与实地核实相结合、合规性审计与效益性审计相结合、揭露问题与注重整改相结合”的主要方法。全体审计人员以此为指导,运用在审计实践中,查实了一批有分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上报了多份信息专报。
    杨恒田同志从事审计工作22年,有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审计思路清晰、工作方法到位、把握问题线索敏感,对具体问题提出的审计意见针对性、操作性强。在审计人员对救灾帐篷审计过程中,他提出关注帐篷结余情况和损失浪费情况,着重核实有无因配件不齐而造成帐篷不能搭建使用的问题。审计人员按照这一审计思路,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查实“都江堰市因配件不齐等原因2000余顶救灾帐篷无法搭建使用未能发挥应急效益”的问题并及时上报了信息专报,该问题已汇总重要信息要目。在审计人员对灾民安置房建设情况审计中,杨恒田同志提出要关注入住灾民反映的困难和施工质量问题,并具体指示对于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隐蔽工程更要重点审计。审计人员按照思路,查实了“某施工单位在灾民安置房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中偷工减料”的重大问题并及时上报了信息专报。
    审计过程中,杨恒田同志不仅指挥协调审计工作、综合分析问题情况,还亲自参与具体事项的查证。在发现某乡镇某村委会在救灾帐篷发放过程中“优亲厚友”的问题线索后,他亲自带领审计人员,走村串户,调查取证,查实了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救灾帐篷的问题,上报了信息专报,并及时要求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严肃查处。该问题立即引起都江堰市纪委监察局的高度重视,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并迅速进行了处理:责令退回帐篷,交镇敬老院使用,同时对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小组组长3名责任人给予扣发一个月工资的处罚。
    杨恒田同志在此次地震救灾款物审计中所展现出的丰富的审计经验、把握问题的全局性和重点性、分析问题的高度和深度、查证问题的熟练以及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和人性化的管理令所有的审计人员叹服。
    克服困难 无私奉献
    都江堰市大部分房屋在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不能使用,审计组从第一天起就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住宿休息,在户外的办公场所工作。面对困难条件和艰苦环境,如何克服困难,保持全体审计人员昂扬斗志,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杨恒田同志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地震救灾款物审计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杨恒田同志决定从党员同志抓起。都江堰市审计组共有8人组成,其中中共党员4人,列为党员发展对象1人。杨恒田同志首先逐一找每个党员谈心,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具体困难,通过交流谈心,激励鼓舞,进一步使每个党员在审计中都能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带头模范作用,主动承担任务,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其他成员。其他同志也为杨恒田和其他党员的实际行动所感染,主动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边的党员为表率。这样,使整个审计组形成了一个坚强、团结、奋进的团队,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有序开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半个月的工作中,杨恒田和他的组员,克服了住宿、办公、生活、蚊虫叮咬等艰苦条件,住在帐篷,工作在篮球场。特别是冒着道路塌方、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山石滚落的危险,三次深入紧靠映秀的重灾区—龙池镇、向峨乡进行审计,体现了审计干部不怕艰辛、勇敢向前的崇高品质,得到了灾区干部和老百姓的高度评价。
    每天深夜在临时办公点昏暗的应急灯光下,都留下了杨恒田同志赶写材料、分析问题、处理工作的忙碌身影。在半个月的工作中,他从未在夜里12点前休息过。由于过度操劳,他几次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几乎昏厥晕倒。在都江堰山石不断滚落、路面受损严重的崎岖山路上,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精心准备 配合采访
    6月13日,按照审计署办公厅的安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杂志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对都江堰市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流程进行全程采访。这是一次对都江堰市科学、规范、有序管理使用救灾资金和物资工作,通过审计关口前移,跟踪审计,促进都江堰市进一步做好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工作的正面宣传。
    为此,杨恒田同志根据办领导的指示精神,6月11日连夜起草了《关于署新闻单位等新闻媒体采访工作的安排意见》。安排意见分工作安排流程、工作要求两大部份、十二方面,对采访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均做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确保此次采访工作万无一失。6月12日,召集全体审计人员安排部署。
    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记者们深入了解了此次救灾款物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及时性和显著效果。采访结束后,审计人员所展现出的依法、求实、高效、严谨、和谐、服务的审计精神和廉洁奉献、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得到了记者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妥当,审计人员尽责尽职、不懈努力、积极配合,此次采访活动圆满成功,杨恒田同志为此次宣传报道审计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次听他谈起这次赴四川灾区审计的最大体会时,他都说: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能否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直接关系到灾民的基本生活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审计人员,力所能及,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建立家园、建好家园,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