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三高”现象
江苏省丹阳市审计局 虞伟林
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向人大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公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一时间,地方政府性债务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笔者在通读此次审计结果后,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高”现象,值得重视:一是债务规模增长较高,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一些省会城市本级的债务风险凸显。36个地方政府本级有11个省本级和13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债务规模比2010年有所增长,其中4个省本级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债务增长率超过20%。二是部分资金使用存在较高闲置,部分单位违规使用债务资金,一些债务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将378.16亿元债务资金挪作他用,其中企业债券资金未按核准用途使用68.84亿元;有271.71亿元债务资金于2010年及以前年度举借,至2012年底仍未支出,闲置时间达2年之久,未发挥应有效益。三是部分债务偿还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不强,蕴含着极大的财政风险。有68家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151家当年收入不足以偿还当年到期债务本息;有37家2012年度出现亏损。
当然,适当的政府债务固然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有力助推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但是过高的政府债务无疑也会像巨大包袱一样拖累地方政府,并对当地带来沉重压力。从大方面讲,由于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发的欧债危机尚未消除,还在全欧蔓延,并正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如果我们管理处置不好地方政府债务,也必然会给当地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小方面讲,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如果管理处置不到位,也必将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对民生支出的投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不仅查实并公开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提出了很好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更重要的是,督促地方政府为解决政府债务做了大量工作,促进地方政府对“三高”现象等问题进行积极整改,有效治理。笔者认为,解决好地方政府债务,贵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完善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而这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而地方政府领导关键就是要确立必要的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及担当意识,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认真遵守和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和国家财经法规,不作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的政务决策,少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特别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坚决制止人为的损失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真正做到科学理财、正确理财、规范理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政府领导只有在解决政府债务上下点决心,动点脑筋,花点力气,出点成绩,干点实事,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拥护,赢得民心,并为地方老百姓交上一份真正合格考卷,否则,把一屁股债甩给继任者,不仅是失职又失德的表现,而且危害地方,祸害百姓,有辱使命,更是个人执政能力和政绩的最大失败。
笔者在通读此次审计结果后,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高”现象,值得重视:一是债务规模增长较高,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一些省会城市本级的债务风险凸显。36个地方政府本级有11个省本级和13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债务规模比2010年有所增长,其中4个省本级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债务增长率超过20%。二是部分资金使用存在较高闲置,部分单位违规使用债务资金,一些债务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将378.16亿元债务资金挪作他用,其中企业债券资金未按核准用途使用68.84亿元;有271.71亿元债务资金于2010年及以前年度举借,至2012年底仍未支出,闲置时间达2年之久,未发挥应有效益。三是部分债务偿还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不强,蕴含着极大的财政风险。有68家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151家当年收入不足以偿还当年到期债务本息;有37家2012年度出现亏损。
当然,适当的政府债务固然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有力助推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但是过高的政府债务无疑也会像巨大包袱一样拖累地方政府,并对当地带来沉重压力。从大方面讲,由于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发的欧债危机尚未消除,还在全欧蔓延,并正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如果我们管理处置不好地方政府债务,也必然会给当地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小方面讲,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如果管理处置不到位,也必将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对民生支出的投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不仅查实并公开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提出了很好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更重要的是,督促地方政府为解决政府债务做了大量工作,促进地方政府对“三高”现象等问题进行积极整改,有效治理。笔者认为,解决好地方政府债务,贵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完善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而这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而地方政府领导关键就是要确立必要的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及担当意识,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认真遵守和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和国家财经法规,不作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的政务决策,少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特别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坚决制止人为的损失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真正做到科学理财、正确理财、规范理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政府领导只有在解决政府债务上下点决心,动点脑筋,花点力气,出点成绩,干点实事,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拥护,赢得民心,并为地方老百姓交上一份真正合格考卷,否则,把一屁股债甩给继任者,不仅是失职又失德的表现,而且危害地方,祸害百姓,有辱使命,更是个人执政能力和政绩的最大失败。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