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审必究”——看三峡审计全部整改
审计署投资司 姚睿
2013年6月7日,审计署发布了《长江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草案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审计署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对长江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共查出多计投资、挤占挪用、合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金额数十亿元。公告还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审计查处的问题已全部整改,相关方面健全完善制度57项。从公告结果看,此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毋庸置疑是巨大成果;笔者却认为,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全面整改应是本次审计更大的成果,它充分发挥了审计规范管理、服务发展的作用,也促进了公共部门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
众所周知,审计具有监督职责,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时可以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但并无执法权,对于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手段和力量都很有限。但公众对于审计的期望远胜于此,公众期望审计不只能揭露问题,正视问题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还在于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预防问题;希望看到审计报告中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处理,审计建议都能落在实处。
以往“审计风暴”年年刮,问题却仍旧年年重复发生,这样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审计监督效果,以至于让公众产生“审计风暴年年刮,刮过之后怎么样”的质疑。而此次三峡审计整改无疑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那么三峡审计是如何在几个月内完成整改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审计署揭问题、提建议到位。审计署在8个月时间内,组织近1500人对专业性极强的三峡工程进行审计,通过各种新手段、新思路查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这些都是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的关键。审计署及时将审计结果全部对外公开,就可以从侧面看到审计署对此次审计的决心和底气。
二是政府、企业、社会等相关各方高度重视。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是我国唯一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重大工程项目。此次审计,由全国人大提出要求,由国务院批准审计方案,从审计伊始到结束都备受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此百年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有误,所以在审计后各相关部门及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处理。
三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在不断进步。审计署将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公开透明的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媒体和公众的热情参与和监督都是我国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表现。民主监督、社会意愿和压力都进一步保证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及时解决。这也是我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践行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体现。
由上可见,只要下定决心,重视审计工作,多方齐心协力,就能够做到“有审必究”。现阶段,随着我国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所表现出的反腐倡廉决心和求真务实作风,都预示着三峡审计的整改,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审计成果,而是处理审计所发现问题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审计部门进一步迎难而上,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为国家看好钱财,并将审计公告及整改结果都能明细、完整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建立一套监督制度,对于审计整改处理,不再单依靠审计部门的督促和各方对某个项目的高度重视,而是建立一个从审计发现问题,到问责,再到完善相应制度的监督制度,让彻底整改能够尽快成为所有审计结果的未来,切实做到李克强总理要求的用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建立不敢贪不能贪的机制!
众所周知,审计具有监督职责,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时可以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但并无执法权,对于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手段和力量都很有限。但公众对于审计的期望远胜于此,公众期望审计不只能揭露问题,正视问题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还在于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预防问题;希望看到审计报告中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处理,审计建议都能落在实处。
以往“审计风暴”年年刮,问题却仍旧年年重复发生,这样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审计监督效果,以至于让公众产生“审计风暴年年刮,刮过之后怎么样”的质疑。而此次三峡审计整改无疑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那么三峡审计是如何在几个月内完成整改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审计署揭问题、提建议到位。审计署在8个月时间内,组织近1500人对专业性极强的三峡工程进行审计,通过各种新手段、新思路查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这些都是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的关键。审计署及时将审计结果全部对外公开,就可以从侧面看到审计署对此次审计的决心和底气。
二是政府、企业、社会等相关各方高度重视。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是我国唯一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重大工程项目。此次审计,由全国人大提出要求,由国务院批准审计方案,从审计伊始到结束都备受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此百年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有误,所以在审计后各相关部门及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处理。
三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在不断进步。审计署将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公开透明的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媒体和公众的热情参与和监督都是我国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表现。民主监督、社会意愿和压力都进一步保证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及时解决。这也是我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践行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体现。
由上可见,只要下定决心,重视审计工作,多方齐心协力,就能够做到“有审必究”。现阶段,随着我国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所表现出的反腐倡廉决心和求真务实作风,都预示着三峡审计的整改,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审计成果,而是处理审计所发现问题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审计部门进一步迎难而上,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为国家看好钱财,并将审计公告及整改结果都能明细、完整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建立一套监督制度,对于审计整改处理,不再单依靠审计部门的督促和各方对某个项目的高度重视,而是建立一个从审计发现问题,到问责,再到完善相应制度的监督制度,让彻底整改能够尽快成为所有审计结果的未来,切实做到李克强总理要求的用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建立不敢贪不能贪的机制!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