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大家谈:“实事”,当求其“是”
李凤雏(审计署外资审计中心)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字号:【大】 【中】 【小】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务得事实,每求真是”。然而,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的领导讲话、著文洋洋洒洒,动辄万言,内容却让人摸不到头脑;有的领导为人做事轰轰烈烈,风光无限,但始终不见其效。有人感叹,“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是实事求是的天敌。官僚主义导致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了官僚主义。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主义”有多种表现,比如,调查研究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做工作追求“轰动效应”,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用哗众取宠代替求真务实;贯彻指示、决定照抄照搬,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文山会海,靠文件指导工作,靠会议抓落实,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面对问题时回避矛盾,用拈轻怕重代替全心全意。凡此种种,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倡导的坚持真理,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精神背道而驰。

    在工作中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在行为和工作方式上,要坚持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同步。知行不一,浅尝辄止,固步自封,既无益于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会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因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实“求是”所需的知识,树立“求是”必备的思维,深入实践探求客观事物的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其次,在结果和检验途径上,要坚持求实、求深、求真、求效一体化。要完整、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追踪促进整改落实。再次,在组织和管理机制上,要坚持标准、制度、监督、问责相统一。惟有建立在能够落实责任基础上的工作标准、管理制度,才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是医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良药”。要将标准、制度落到实处,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并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奖惩。(李凤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