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市审计局:一个“不近人情”的审计人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5日】
【来源:江志群 (江西景德镇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每个人都有着美丽的人生,有的人人生美丽在雪山哨所,有的人人生美丽在三尺讲台,有的人人生美丽在无影灯下……而有的人,将他的人生和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审计事业。在景德镇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把人生坐标定位于党的审计事业,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做了一辈子人民群众满意的“经济卫士”,他就是景德镇市审计局经贸科科长于清洲。
    1984年,于清洲从市税务局调到审计局工作,由原来的“肥水衙门”转到了“清水衙门”,一干就是30年。从1990年起他先后担任过经贸科科长、财金科科长等,一直都是审计局的骨干力量。他刻苦钻研审计业务知识,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依法实施审计监督,在审计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获得全省“先进工作者”、“十佳审计官”、“勤政廉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全局公务员综合考评中得分第一。
    
    爱岗敬业,他晕倒在审计一线
    于清洲深深懂得审计工作在经济监督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深知作为一名审计干部,要干好审计这一行,没有一点乐于奉献,甘愿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踏踏实实为党工作。多年来,他以自己的全部努力,履行着对党和人民的诺言!
    1984年3月,于清洲同志从市税务局调到审计局工作,工作的变动,意味着责任的加大。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熟悉新的环境,他凭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犟劲,发奋学习,勤奋工作。白天,他认真审核每一个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书;晚上,带着审计工作的疑点和难点查阅资料、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常常干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经他复核过的审计项目,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审计质量问题,同志们称赞他是审计质量把关的“守门员”。
    2007年9月底,于清洲被当地医院检查出患有鼻咽癌,单位和家人都劝他尽快去上海大医院确诊治疗,但是他却毅然带领全科同志赴某县继续进行财政审计,他说:“现在某县财政审计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我是审计组长,我走了工作肯定受影响,还是审计完了再说吧。”在随后一个多月的现场审计中,他和审计组其他成员一样,每天起早摸黑赴乡(镇)、村延伸审计,晚上加班加点,有几次都晕倒在审计一线,鼻子还经常流血,他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这样,在圆满完成该项目审计后直到11月他才在家人的陪同下赴上海治疗,医院最终确诊为鼻咽癌中期,医生说:“怎么这时候才到医院来,早该治疗了,再晚几天情况就危险了!”
    癌症的化疗是痛苦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于清洲化疗了四十多次,体重下降了40多斤。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不忘工作,经常在病床上整理审计资料,经常打电话回办公室询问审计进展情况、布置有关任务,还把自己的审计心得写成文字在局《审计信息》发表,让更多的人获益。
    2008年2月中旬,新年上班后没多久,还在休养期内的于清洲不顾家人和同事反对就参加了一线审计工作,还担任审计组长,先后完成了某区财政审计和市财政的同级审,都是费力劳神的大项目。而且祸不单行,一次意外摔伤造成了他腰椎骨折,打上腰带后他参加审计了。特别是在对某矿务局审计中,于清洲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和审计组其他人员一起驱车到几十公里外的煤矿矿区现场取证,一干就是一整天。矿区道路崎岖不平,颠颠簸簸,大病初愈并带着腰伤的他忍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坚持着。没到一个月他再一次感觉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淋巴结肿大,鼻咽癌有复发的迹象。家人和同事都非常的紧张,强制性的把他留在医院治疗,可病情稍微好转,他又悄悄地参加一线审计工作了。
    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局领导把他从任务较重的财金审计科安排到经贸审计科工作,可对他来说工作量丝毫未减,他依然是那样的爱岗敬业,依然是那样的乐于奉献,他让景德镇审计局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感动,他把最美好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审计事业!
    
    不畏邪恶,他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于清洲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为了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劳累病痛不怕,威胁恐吓不怕,舍得一生剐,以自己的一身正气维护了审计的权威,捍卫了法律的尊严。1984年至今,于清洲同志以他职业的敏感和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共查出部分单位私设“小金库”数十个。在审计过程中,他十分钻研,不放过任何死角,善于抓住每一个细节,喜欢和被审计单位“斤斤计较”。尤其是1996年在对某国有企业审计中,他率领审计组,顶住压力,冒着巨大的风险,查出了该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一千多万元的重大问题。在此过程中,该企业的负责人曾威胁于清洲,逼他不要太认真,否则要给他“颜色”看看,还扬言要以5万元买他一个脑袋。于清洲同志对此不屑一顾,顶住压力,冒着风险,以他的浩然正气最终战胜了邪恶,该企业原责任人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在审计过程中,于清洲同志不放过任何疑点,善于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问题。2001年秋季,在对某行政单位的审计中,通过一张普通收据,于清洲和审计组的同志发现该单位15万元利息收入不入账,变相设置小金库;查出了该单位动用专项资金发放所谓的“五一”“中秋”“国庆”补贴以及巧立名目滥发奖金津贴等问题。2003年,在对某国有公司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时,他通过仔细对比财务报表和产品实际生产、销售记录,发现该公司制作假的报表偷漏房屋基金和所得税达580万元的问题。
    
    甘守清贫,妻子说他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于清洲常说:“审计工作是有一定的权利,但这权力是人民给的,作为一名党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享受的权利。”他经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于清洲同志家住在市郊偏远的地方,上班很不方便。作为主审骨干,不少单位主动提出为他改善住房条件,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三十年来,他严格遵守审计工作人员守则和审计职业道德,多次拒收被审计单位赠送的礼品,连自己的亲戚都不给面子。2008年秋,身体还非常虚弱的于清洲亲自主审某国有陶瓷公司,查出该公司虚构进货事实、虚开增值税发票和非法抵扣增值税和所得税达等问题,而该公司的经理还是于清洲妻子的娘家亲戚。为达到免交税款逃避惩罚的目的,该公司经理三番两次请于清洲吃饭,并用报纸包上一捆人民币塞给于清洲,再加上认为有亲戚关系希望于清洲不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于清洲严词拒绝了,依法处理了此事,该单位五名有关人员受到了相应的处理。对此,妻子在娘家人面前失去了脸面,跟他一个月没有说话。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于清洲同志在审计中,就是没有“湿过鞋”,显示了一个审计人员清正廉洁的本色。1990年于清洲就已经担任了科长,二十三年过去了,身边很多同事都提拔到县级领导甚至地市级领导岗位了,可他依然是科长,而且妻子还下岗了,儿子工作至今没有着落。对此,妻子对他意见特别大,说他是个不近人情的人,从来只为工作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考虑过。有些人觉得他傻,说他是“老迂头”(因为姓于,意思说他呆、傻),问他到底图个什么。他笑了笑,我什么都不图,审计事业是我的人生追求,要说图就图个心安理得吧。
    在于清洲的笔记本上写着这着的话:“我们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生命与奉献相统一的崇高价值观”。他正是沿着这样的方向,追求“廉洁、实干、奉献”的人生境界。他清风淡水的行为,廉洁奉公的事迹,求真务实的作风,心牵群众,先人后已的情怀表明他的人生追求崇高而壮美。让我们为他喝彩吧,奉献永远是他无悔的追求,也同样是我们的追求!(江志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