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审计厅:我的中国梦,由审计扬帆起航——一位西部挂职锻炼干部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马智渊(青海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来审计署郑州办交流已经四个月了,“特派办的日子是很苦的,去交流你可要想清楚”。来时处长吩咐我的话,言犹在耳。作为一名今年准备结婚的少数民族干部,四个月前,我只知道苦应该只是代表着婚期的推迟和饮食习惯的诧异,四个月后,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个“苦”字的含义。

    四月的河南,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我和另外三名同事来的时候,牡丹花开得正艳,我们刚从高原过来,一边适应着平原的气候和环境,一边想着“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花到底有多美。可没想到,第一天由于飞机晚点,我们晚上十一点才赶到郑州,还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便直接开始工作了。困难接踵而至,业务不熟练算不了什么,气候不适应也算不了什么,周围充斥的字正腔圆的河南话,还真的听不懂。特派办的工作比我们在厅里或者局里的工作要紧张繁重得多,我们必须边工作,边学习,该加班的时候一点也不敢偷懒,想想平时的工作,苦这个字经常不自觉间,便蹦进脑海。

    参加审计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当初考公务员,就知道稳定。审计的概念对我而言一直有些笼统,我甚至一度以为,审计就是查账。可进来之后,才发现,审计这碗饭其实并不好吃,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先从会计学起,没有学过会计的外专业初入行时工作起来就摸不着头脑,工作繁琐,数据量巨大,且收入并不高,我毕业一年后转正,在西宁那个消费水平全国第五的地方,不到三千的工资使我们几乎每月都是月光族。

    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都已经买房买车,我以前一直问自己,当初为何会选择做审计?外面充斥的花花绿绿的世界诱惑走了很多人,但我的身边,却也不乏,在如此清贫的机关留守下来的人员,我看着他们,我寻觅到了当初选择审计工作的理由。

    第一个项目,我是跟着厅里的骨干胡处参加外资贷款审计,那时的我只是配合着核对表格和数据。胡处告诉我审计就是要审查事情本来的样子,而被审计单位干的样子。本来的样子就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样子,审查的时候如果发现不是,那就不对了。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位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如此简单直白的老师,作为一个老审计人员,她手把手的从细微处教我,本着对审计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使我感受到了她对这份事业深深的热爱。

     2012年五四青年节,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和十几个同事一起,参加玉树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我很好奇,重建后玉树的模样。八百多公里的路,走了十二个小时,出发时晴空万里,到玛多开始下雨,走到四个小时时,飘起鹅毛大雪,渐渐狂风中夹杂着冰雹。诡异的天气,车上的空调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我们的外套脱了穿,穿了脱。司机师傅只能通过调节车内温度的方法保持挡风玻璃上没有雾气,忽冷忽热的温度,我当天就感冒了。高原上的感冒是会要命的。一开始我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没有告诉领导,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后来只要去医院挂点滴,这也是我第一次挂点滴,连着打了三天点滴,病情却还是越来越严重。到了第九天,我呼吸的时候,都能听到肺部传来呼呼啦啦的水声。领导直接给我买了第二天的机票送我回去,而且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顿。

    这次差点在玉树挂掉的经历,让我知道,审计是个危险的行业。我们一直坚持在审计一线的同志,到底为什么如此义无反顾?青海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条件如此艰苦,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与这个充满诱惑社会的邪恶势力做斗争、同时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而永不言败?四个月后,我又去了玉树,从哪儿跌倒的,我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每年春天,是青海沙尘暴最厉害的时候。2011年春,我跟着马处在一个沙尘漫天的日子查看了海东几个贫困县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山路上还有积雪,车上不去,我们是爬上去的,到了那里,县扶贫局的人还很不高兴,“我们干了那么多扶贫济贫的好事,说好的人不多,找事的人不少”。一身泥加上讨人嫌,可看到这里的百姓时,我的心却坦然了。我们来这里,就是要确保国家的钱真正用到了百姓身上,我们的收入是少了点,可是审计做的事情,却是那么神圣。百姓就是审计人员的亲人,让他们满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跋山涉水的苦,跨越高原的险,缺氧缺物的清贫,我原以为审计厅的清贫、忙碌和辛苦已是极限,可是在郑州办挂职这四个月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大半年时间在出差,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基调,拉着箱子提着大包小包到处找快捷酒店。审计人员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所不在的严峻考验。

    刚从新疆下来时,我被派到青海,从新疆下来的吴处刚到西宁,第三天便因为高原型气候加劳累过度,眼角膜出现裂痕直接去武汉做手术了;办里紧接着派了一位女副处长来到青海,她来到青海之后高原反应严重,夜夜失眠,她没喊一声累,总是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到最后失眠越来越严重,她却总是坚持在一线,总是带头加班。她这种不要命的审计精神,在格尔木更能体现,海拔接近3000米,少雨缺氧的格尔木条件恶劣。在西宁就睡不好觉的朱处,到这里反应就更大,在西宁至少还能睡一两个小时,到这里几乎完全睡不着了。可我们的任务却非常重,三个人,三家单位只有一个星期时间,连着几天她都带着我和另外一名审计员加班到深夜,每次看到她黑紫色的嘴唇,我们都着实心疼。一周后,我们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审计任务。跟审计查出的问题相比,我们更震撼的,是这种奋不顾身的敬业精神,像她这样奋战在审计一线的干部还有很多很多。

    审计的价值是国家赋予的,我们的职责是来护卫百姓的权益不受损害。我知道,我这点浅显的体会,不足以诠释国家的审计事业,更不足以解释国家的正能量,但这些都是我的内心流露,不矫揉造作。我写下这些,只为了献给那些敢于直面邪恶力量的审计人,敢于和各种自然极限做较量的审计人,敢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安守清贫、甘于奉献的审计人。

    我们的爱岗敬业爱国奉献,都融汇于每一个审计现场,每一页我们细细考究过的账本和凭证,每一份认真完成的工作底稿里,和我们逐渐逝去的青春热血一起,汇集成汹涌澎湃的国家正能量的海洋,坚定地捍卫着美丽的中国梦,诚如万千审计人想说的那句话,“我的中国梦,由审计而扬帆起航!”(马智渊)
【关闭】    【打印】